看着屋里摆放雅致的物件儿还有擦的锃亮的地板,无恙思绪万千,脑袋昏昏沉沉的,罢了,还是先洗个澡收拾一下自己吧!
谢酒儿从无恙屋里离开,便直接处理政务,如今商部已经开始转动,各地商会都在逐步建立中,谢酒儿又一次感受到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无奈。
按照她的规划,每个州府都要有自己的商会,商会的存在是为了为商界主持公道,必要时也要与当地官府沟通协作。
以往,不管是百姓还是商人或者别的什么身份,只要有冤屈,衙门便是唯一伸张正义的地方,但是钱塘官员当土皇帝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事情不仅给萧瑾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酒儿至今也是记忆犹新。
建立商会,也是为了防止官商勾结,欺压底层小商贩,所以,每个地区商会的领头人物至关重要,如果让一个心思不正的人手握大权,那底层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岂不是天都塌了,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但是,一时半刻的,她上哪儿找这么多大公无私的人去,思来想去,只能让朝阳商行各分行的负责人暂时担任这个职位。
但是这里面有一点说不过去,那就是朝阳商行就算是朝廷的,但也是商行,让一个商行的人为其他所有商人去主持公道,显然不太合情理。
思来想去,谢酒儿决定由朝阳商行负责人领头,再聚集十位在当地有名望的商人共同组成商会成员。
出了大事,由十人投票决定,这样一来,商会的公正性就没什么可质疑的了,但是有些商人依旧会沆瀣一气,为商会伸张正义形成阻力,这种现象也是在所难免的,只能看各地负责人自己的手腕了。
朝阳商行至今已经吸纳了很多成员,但各地的负责人那必须是有真本事的,在这个车马很慢,消息流通极不方便的时代,各州的负责人直接决定了朝阳商行在当地的生意。
所以,既定的负责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谁有问题,立马就撤换人手,谢酒儿在这种事情上零容忍,她不允许她手底下的负责人屡屡犯错,屡教不改。
晚饭时分,萧瑾玉忙完政务也回来了,一开始,谢酒儿还觉得搞笑,皇宫就像是萧瑾玉上班的地方,一下班就打道回府了,两三个月下来,萧瑾玉雷打不动,每日回尚书府,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谢酒儿看到萧瑾玉回来,就吩咐欢歌:“准备让厨房开饭。”
想起今日府上来的两位客人和萧瑾玉的身份,欢歌有些拿不定主意:“姑娘,那今日来的客人是单独备饭还是……”
谢酒儿无所谓道:“一起吃吧,不用顾及皇上的身份,他自己不都说了吗?他可是倒插门。”
欢歌有心劝谢酒儿:“姑娘,人家毕竟是皇上,咱还是低调一些好,小心驶得万年船。”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萧瑾玉不知什么时候悄咪咪的走了过来,吓的欢歌肩膀一哆嗦,她也是为了姑娘好,怕姑娘哪里惹的皇上不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