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风推开暖阁木门时,檀香混着草药的气息扑面而来。新铸的铜鹤香炉里,龙涎香正袅袅升起,在雕花窗棂投下的光斑里翻滚成雾。祖母斜倚在铺着白狐裘的软榻上,枯瘦的手指正摩挲着膝头那面残破的将旗,旗角的“楚”字已被岁月磨得泛白。
“风儿来了。”老妇人的声音像冬日结冰的湖面,虽有裂纹却透着温润。她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看到楚风的刹那亮了亮,仿佛两盏风中残烛忽然被添了灯油,“新做的龙袍太沉,别总穿着。”
楚风解下腰间玉带,龙袍的十二章纹在暖阁的柔光里流淌着金线。他走到榻前跪下,掌心覆上祖母冰凉的手背——这双手曾在楚家灭门那晚,用绣花针在他襁褓里缝进半块兵符;也曾在噬魂渊底的寒潭边,攥着他的脚踝将他拖出鬼门关。
“太医说您只是气血亏空。”楚风的声音有些发紧,视线落在榻边的药碗上,黑褐色的药汁还冒着热气,药香里混着淡淡的血腥味。他知道那是用自己精血熬制的汤药,可连黑龙精血都续不住这盏将熄的烛火。
老妇人笑了,喉间发出轻微的喘息声。她抬手抚过楚风鬓角的新伤,那是昨日处理奏折时被碎裂的砚台划破的。“傻孩子,人活百岁总有个头。”她的指尖划过楚风腰间的龙戒,戒面的玉玺残片在光线下泛出虹彩,“当年你祖父战死沙场,我捧着他的骨灰回府,也是这样的秋天。”
楚风喉头哽住。他想起幼时躲在祠堂供桌下,听祖母对着牌位说话。那时她总说楚家儿郎要像长白山的雪松,宁折不弯。可昨夜他路过祠堂,看见新立的祖母牌位旁,偷偷摆着个素陶小人——那是他五岁时捏的泥偶,歪歪扭扭的,却被老妇人珍藏了二十年。
“将旗……”祖母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锦帕上洇出点点猩红。她抓紧楚风的手腕,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旗角的破洞,记得补好。那是你父亲……第一次上战场时,被流矢射穿的。”
楚风望着那面将旗。旗面的破洞处还留着焦黑的痕迹,那是当年赵氏禁军焚烧楚府时留下的。他忽然想起三日前血洗宗庙时,有个白发老卒跪在尸堆里,捧着半块烧焦的旗角哭喊——那是楚家旧部的军魂信物。
“孙儿都记下了。”楚风将祖母的手贴在自己脸颊上,龙戒的凉意透过肌肤渗进来。他想起昨夜在凤仪宫,林晚意留下的那封信,字迹清隽如旧:“医者救死,帝王杀生,你我本就殊途。”原来有些离别,早在命运的棋盘上落定。
老妇人忽然偏过头,望向窗外。新栽的梧桐树叶正被秋风卷落,在青石板上积成金毯。“你看那树。”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当年你父亲在树下埋了坛女儿红,说等你娶亲时挖出来……”
楚风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心口猛地一缩。那棵梧桐树是楚家旧宅的遗存,城破时被烈火燎去半面树皮,如今竟抽出了新枝。他忽然明白,祖母说的不是酒,是那些被战火掩埋的时光。
“苏霓裳派人送了贺礼。”楚风轻声说着,想转移话题。昨夜万兽山送来的礼盒里,装着颗鸽卵大的夜明珠,珠身上刻着苏霓裳的私印。他知道那是投名状,这个毒杀九皇子的女人,正在用最赤裸的方式计算着新朝的权力天平。
老妇人却摇了摇头,枯指叩了叩将旗中央的狼头纹饰。“万兽山的姑娘,眼里有野心。”她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了然,“当年你祖父总说,狼崽子养不熟……可他还是救了被狼群围攻的你母亲。”
楚风浑身一震。母亲的身世是楚家最大的谜团,他只知道她来自南疆,会用一种诡异的蛊术。直到前日整理赵氏密档,才发现母亲竟是南疆巫王的私生女,当年被送到楚府当眼线,却在新婚夜烧了密信。
“噬魂渊底的邪神……”祖母的声音忽然低了下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不是被你祖父斩杀的。”她剧烈地喘息着,将将旗往楚风怀里塞,“那东西……是自己钻进封印的。它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