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向北在头一年的时候,就已经对河南的各个县进行过广泛的宣传。
他告诉那些难民们,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活下去,可以拖家带口地投奔山东。
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有不少河南的难民踏上了前往山东的路途。
而随着今年这场巨大灾难的降临,越来越多的河南难民涌入了济南。
这些难民们面容憔悴、衣衫褴褛,他们带着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一路艰辛地来到了这座陌生的城市。
向北精心策划了一项庞大的救济计划,他在山东到河南的十几条道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立一个救济点,总共设置了数百个之多。
更令人惊讶的是,向北竟然还将不少救济点直接设立在了河南鬼子的防区内。
这一举动无疑引起了日军的强烈反对,他们绝对不会轻易让向北在自己的地盘上搞这些事情。
然而,向北早有应对之策,向北手里握着鬼子的软肋,皇子在我手里,我怕谁?
毕竟现在向北有求于鬼子,还是给了鬼子足够的脸面。
并承诺这些救济点绝对不会有武装人员的出现,同盟军也不会进入日军的防区,日军最终才勉强同意了向北的提议。
为了确保救济行动的顺利进行,向北还制定了严格的规定。
他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规定河南的灾民每天只能在一个救济点享用一餐。
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担心难民们会赖在一个救济点不愿前行。
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向北精心策划的所有计划都将被彻底打乱。
毕竟,这里有食物供应,而且距离河南老家也比较近,谁还会愿意继续踏上漫长的迁徙之路呢?
尽管大家都听说前方还有其他救济点,但对于这些饱受饥饿折磨的难民来说,没有亲眼见到,他们根本就不会相信。
然而,正是那股对吃饱饭的强烈渴望,支撑着他们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最终走进山东的各个地区。
向北心里很清楚,经过去年的宣传,今年至少会有一半的河南人选择逃往山东。
这意味着,即使只有一半,也将有多达1500万的难民涌入山东。
要知道,无论是在这个时代,还是在后世,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都会给,任何一个地区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住房、饮食、治安、就业以及防疫等问题,无论放在哪个地区,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向北打算将这1000多万人分散到七八个地区的,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外来难民对当地社会的冲击。
就这样,灾民们一路靠着救济点提供的食物,艰难地向山东行进。
虽然路途遥远,但有了这些救济点的支持,他们终于成功抵达了目的地。
仅仅依靠一个济南显然无法容纳如此众多的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