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有牛!(1 / 2)

“都尉,各处选拔出的精锐已陆续到任,平均每五十人设置一名队正,每个人都不足额,上头在故意掺沙子。”

粗略算一下,武安手下至少要多八名队正。

先前和天后商量的时候,她只愿意给出三百人的兵额,但最后兵部和三省行文下令,上头写的却是五百人,整整多出二百名兵卒。

这些可不是边关上随随便便拉起来凑数的农民兵或是部族兵,而是正儿八经的大唐府兵,而且大概率是十二卫兵马里头的精锐。

不过,这些人但凡是十里挑一的水平,武安都得烧高香。

作为一个曾经的底层军官,他太了解一些军中将领的心思了。

大家手下肯定都有各自的心腹和精心培养的兵卒,那可都是宝贝苗子,放在哪儿都能帮上大忙,何苦为了拍马屁就往宫里送。

军中心腹可不是简单的手下,关键的时候,他们就代表军功、退路,也是你的救命稻草!

百骑司原本不止百余人,但只有一百人的兵额被划分到武安这里,另外从河西军中调动的百余人再加上三百名各军选拔出的精锐,凑出这么一支五百兵额的千骑司。

武安原本在河西还有数十名既是同乡又是手下的同袍兵卒,如果最后一战不那么惨烈的话,以后武安在军中发展的根基就是他们。

现在,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梁信和张武都是不错的选择。

梁信为人谨慎,却又偶尔表现出激进的一面,他的第一判断就是朝廷在给千骑里面掺沙子。

“队正手下能管的兵额不止五十人,这儿是京城,虽说喝兵血的情况也有,但上头查得紧,不会太过离谱,所以......”

梁信斟酌着措辞,缓缓道:

“也就是说,如果不算我和张武,另外四百人里面至少要出八个队正。”

队正上头,并没有更高阶的武官负责上传下达,意味着武安要直接从无到有,直接开始接手一个数百人的衙门。

武安先前在河西,跟着黑齿常之,看得多学的也多,但他也不过是一个队正。

如果武安现在默认自己就是天子和天后手里的刀,随便他们什么时候扔,那他当然不用担心这个衙门的运转问题。

甚至从梁信的角度反过来看,这八名队正实际上并不是对他的限制,而是天子或是天后考虑到了他的实际操作能力,故意多增加中层军官,以减轻武安调动人手时的困难。

武安摩挲着手里的文书,目光再一次扫上那些名字和籍贯出身官职,他按下心里的阴郁,开口道:“先前让你们搜罗的那些有关于李府的消息,进展如何了?”

梁信立刻回答道:

“大多是捕风捉影的消息,但李府门上迎来送往,应酬极多,收受贿赂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包括族人私底下代为说和各种事情,真要查的话,肯定能掀起很多事情。”

“但我想要更准确一点的消息。”

武安放下手里的文书,淡淡道:

“你们两个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点,我让你们去查事情,你们只知道带着那群手下在各处打探询问消息。

反过来说,你们大可以试着去直接接触李府上的人,买通他们府上的婢女管事,让那些人替我们去看和听。”

天子和天后肯定不知道,后世有一个神秘的组织叫锦衣卫,

但稍微有点脑子的统治者,对于这种特务机构的建立往往极为热衷,武安判断这夫妻俩手里八成各有各的情报来源,但武安希望能做到一家独大。

同时,自己手下带的人也不可以真成了什么锦衣卫,而必须是一支......军队。

上头的那两位当然不会同意,但武安同样不喜欢被人压着——他上辈子头顶最多是有领导,但绝对没有什么天命所归的皇帝!

书房内很安静,梁信和张武能看出他在思考,但是都在静静的等着;

不过前者是因为相信武都尉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而张武纯粹就是被武安几次有意无意的死整和威逼利诱,终于被整服帖了。

“算了,这毕竟是朝廷的意思,就算我手下都是新来的,总不能把他们踹了我自己安排几个人上去吧。”

武安看了他们一眼,有意无意道:

“天后刚安排我接手百骑司的时候,能调动起来跟我出门的也就零零散散百十个人手,除了你们个个都是羽林军中选出来的精锐,

其余呢,刀是宫里的其他人用了多少年传到你们手上的,甲是禁军裁汰下来的,死沉死沉的,甲片又生了锈,放在边关上,就算是底层战卒都不一定乐意穿。”

他看着面前这两个不知道在想什么的都尉,开口道:

“百骑司先前有多少人手,我反正不清楚,但你们也看到了,百骑司现在已经扩充到了千骑营,日后,一千二千三千人都不是不可能,甚至是弄个左右万骑军出来......”

到时候,自己这个裨将都算不上的镇将,当个正儿八经的一军将主,你们两个到时候也少不了高官厚禄。

果毅都尉的位置,其实真的已经不低了,但武安不相信自己面前的两个人不想继续往上爬。

在他们眼里,自己果毅都尉的官职并不是朝廷赏赐,而是靠着武安的关系,直接给他们安排了下来。

就算是张武,心里对这件事也是门儿清。

“朝廷是想让我们做事,要不然不可能多给我这么多东西,但是......”

武安缓缓起身,淡然道:

“朝廷就多给了这么些人手,发了几百把刀,除此之外,什么弓弩,甲胄,钱粮待遇,一样都没有,又想让马儿跑,又想不给草,天底下哪有这么不讲道理的事?

但是我们也要记住,我们不是缺奶就要喊娘的孩子,想要东西,就得自己去争取!”

他看着梁信和张武,沉声道:

“放心,本官自有的是手段调教,能让那些十二卫兵马出来的‘精锐’,老老实实听本官的话。”

......

“你一向都是缺东西就跟本宫开口要的性子,怎么,手里有了五百人,真就心满意足了?”

天后一如既往的坐在书案后面看奏疏,听完武安的话后,头也不抬的问道。

“兵甲军械毕竟都是违禁之物,侄儿想,只要多替朝廷立功,总是可以争取到的,姑母是堂堂圣人,日理万机,怎能在这些小事情上为难呢?”

天后对武安的态度很满意,终于放下手里的笔,微笑着看向他。

“虽说你小事莽撞,但大是大非这层面,倒是清醒的很。”

“侄儿是臣,姑母是君,为君分忧,是臣子本分。”

“你现在若是开口要,本宫可以给。”

“侄儿不要。”

这可就有点稀奇了......天后清楚自己这个侄儿绝对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从先前他胆敢带着百骑司直接去地牢里勒死郝处俊和薛震便可知道,这侄儿表面乖巧,实则底下隐藏的是武夫嗜血疯戾的性子。

不过她很满意,因为这个侄儿对着自己的时候,永远乖巧听话,让她省心。

“你想要的话,本宫现在真的可以给你批条子。”

“侄儿真不要。”

先前天后的付出不过是一些钱财珠宝,虽然值钱,但对于天后来说还真算不上什么。

天子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崇道,修筑道观,同时又在东都等地营建宫阙,天后明面上倒是节俭,但也时常有捐出大笔脂粉钱的情况——夫妻俩竞赛似的花钱;

但兵甲这种东西不同。

如果说弓弩属于朝廷的管制物品,那么甲胄就是绝对的禁忌,哪怕是武安身上穿的玄甲,也是每日都要脱下,送回宫中,然后再去宫内领取。

包括他手下的百骑司甲士同样如此,每日除非当值巡逻,要不然兵甲必须按时入库。

私自带出者、无法按时上交又不能说明情况者,按照唐律,杀无赦。

就算是天后批条子,可能自己最后拿到手里的,也就是一批字面意义上“压箱底”的老古董,兴许还能拿到贞观元年的隐藏款。

反正新的、好的,他没有资格去用,兵部的人更不可能给。

至于说请求让天后亲自出面施压?

最新小说: 说好的忠臣系统,每日逼我做反派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朕,都是为了大汉! 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打猎:带甲百万,你说是普通县令? 穿越关羽,从水淹七军开始 女帝卸磨杀驴,我转头娶敌国公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掌命织天:山河鼎教我当女 长公子今天火葬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