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彩礼?(1 / 2)

竟然是一首七言?

刚刚看到刘邈递上的竹简,周瑜还以为刘邈是在戏弄自己……

乐府诗自然需要音乐韵律去搭配,不过无论是“歌”、“行”,还是“吟”,大都是四言之诗。

即便是骚体,也多为四言,难见七言之说。

如今的七言,就算存在,也大都是七言通俗韵文。

比如《上郡歌》——

“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

再比如《急就篇》,更是先汉时期黄门令史游所作,乃是教学童识字的书本,根本不登大雅之堂!

就好像是一个绝世美女见到有人要将一个光看上一眼就令人心里不适的丑汉嫁给自己一样。周瑜反正第一眼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以为刘邈一是浅薄,二是无理取闹!

可当周瑜读出上面的内容时,他整个人却都愣在当场!

七言之诗,竟然也能够这般押韵?

韵律柔和,有骚体之美!

言语凝实,亦有乐府之实!

周瑜一时间顾不得此地是在孙坚的灵堂,再次朗声高歌!

这下,即便是孙策这样的粗鄙莽夫都能听出味道!

无需音乐辅佐,单单以诗韵便有顿挫之意!

周瑜盯着最前面的“秦时明月”,更是喃喃自语——

“扬子云赋:欃枪为闉,明月为堠!刘使君之诗借用其字,而用意深矣!盖言秦时虽远征而未设关,但在明月之地,犹有行役不逾时之意;汉则设关而戍守之,征人无有还期矣,所赖飞将御边而已!”

“此虽惨淡可伤,但结句出人意表,有强汉之风骨矣!”

周瑜不知为何,在读完这首诗后,竟然双眼湿润,有悲壮之情!

诗人之词凡百,皆不忍尽、不敢尽、只有此一节尤不尽者,此《春秋》继诗之旨也!

周瑜没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内,竟然能看到,能听见这样的诗句!

激动、兴奋,再到最后的惶恐。

“刘使君方才,要我为此诗作曲?”

“然也!”

周瑜突然双手高举竹简,将其奉于头顶之上,同时自己也是弯腰朝向刘邈。

“公瑾,实不敢从也!”

“别啊!”

刘邈还没有说话,旁边的孙策赶紧拉住周瑜。

“公瑾!我方才听你念诗,其实也不是还不错吗?虽然这首诗的韵律、字数、风格都古怪了些,但是以你的才能,想必为此作曲应当还是一件易事吧?”

孙策不断朝着周瑜挤眉弄眼!

可不能因为刘使君这诗写的不好就拒绝刘使君啊!哪怕不看在刘使君的面子上,也要看在刘使君刚才带来的钱的份上啊!

周瑜见孙策出来打岔,就知道这个山猪大抵是吃不了细糠,误会了自己……

于是周瑜只能明说——

“刘使君这诗,我没有资格为之作曲!”

“今日能够见到此诗,便已是公瑾三生之幸!又如何敢为之作曲,玷污了刘使君的诗篇呢?”

最新小说: 废太子的早死原配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说好的忠臣系统,每日逼我做反派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朕,都是为了大汉! 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打猎:带甲百万,你说是普通县令? 穿越关羽,从水淹七军开始 女帝卸磨杀驴,我转头娶敌国公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