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一听贤宗皇帝的话,不乐意,嗔道:“慕青一个人不知道被什么人扔到野外,要不是慕青的养父把慕青捡回家,不见养大成人,还教了一身过硬的刀法,而且还识字,虽然写的不咋的,但这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你可不能不知足,逼迫我们女儿学什么诗词歌赋。”
“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担心将来慕青公布身份之后,那些世家大族见慕青不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笑话慕青。”贤宗皇帝解释说道,毕竟这些都是做为公主从小就应该学习的。皇家典范和规矩很严,他不希望慕青受到别人的诟病。
惠妃摇摇头,才不管那些,说道:“诗词歌赋就免了,琴棋书画里面的象棋,慕青非常擅长。谁要是诋毁慕青,那好啊,来啊,先和我家慕青打一架,打赢了再说。那个什么诗词歌赋需要十几年的积累,我家女儿练得一身武功难道就不是十几年之功啊!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谁都不是万能的。要说那些年一些诗词歌赋,就能让那些虎视眈眈我们大宇朝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别说慕青要学习那个什么诗词歌赋,我这个半老徐娘也跟着学。”
贤宗皇帝看这样一脸愤慨的惠妃,摇摇头,怎么说都是她的理,反正惠儿是想把慕青宠上天了。谁要是和慕青过不去,就是和我过不去。只要说到有关母亲的事情,则惠儿就像炸了毛的似的,准备随时随地维护慕青,对慕青好得,他都有点嫉妒。
“你啊,这不就是我们两个在这里说说嘛,不要激动,不要激动。慕青那么大的一个人了,知道该怎么处理以后的事情,知道该怎么做对得起她的身份。你也看到了,之前慕青只是一个乡野丫头,根本不懂什么宫廷礼仪,顶多只是一些江湖礼仪,但是现在你也看到了,她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后宫出入,从没有出半点错误。我曾经向去青山县传旨的李公问询,原来慕青一路上不停地向他请教一些必要的宫廷礼仪和朝臣之间的礼仪。由此可见,慕青是一个知道轻重的孩子,我们不要为她担心,你也不要激动了!”原本担忧的人是贤宗皇帝,经惠妃这么一闹,反而要皇帝安慰惠妃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启程(一)
假期过去了,匈奴试使者卡南从真英大汗那里面,得到确定恢复,就答应了大宇朝的所有要求。之所以这么迫切,是因为真英大汗的胆气已经被完全弄没了,现在怕死的要命,一天也不想在这里多待。
“卡南拜见天朝皇帝!我代表匈奴国接受大宇朝的所有条件,只不过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多钱,不能把全部的战士赎回去。我们现在只能先赎回贵族和将领以及一部分的士兵,剩下的等明年再赎回。我们也有一个条件,就是想和大宇朝在边界通商,互相允许对方的商人进行贸易,互惠互利。”卡南跪拜在地上,“这样我们就可以买到大宇朝的茶叶丝绸瓷器,大宇朝也可以买到我们的牛羊和毛皮,希望天朝皇帝能够答应我们的殷切希望。
这件事情,贤宗皇帝都知道,所以也是做做样子,训示了一番,说道:“准奏,我们本事邻邦,就应该和睦相处,让两国老百姓不再受战火伤害。希望匈奴国上下痛改前非,不要再想着要发动不义之战。如若再犯,朕就不会放过你们,等你灭国吧!”
卡南能够听出贤宗皇帝话里的坚决,他完全相信有这种可能。因为从这一站之后,大宇朝和以前不一样了,抛开了虚荣,想到是更多实际的利益。这样的改变,对于匈奴以及周边蠢蠢欲动的小国来说,不是好事,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一个人,那就是铁幕青。
“小臣一定会把天朝皇帝的话,带给大王。”卡南恭敬说道,面色不定。
卡南下去之后,铁幕青带军会青山县的事情提上了日程,三皇子宇彦德留京,不再回青山县。在京都献俘的人,准备送到岭南开地。这次铁幕青押送匈奴贵族和将领一起回青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