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后虽已逾不惑之年,却仍保持着姣好的面容。
而且因为由于大权在握,保养得当,岁月似乎对她格外宽容,风韵中更添了几分浸淫权利场多年的沉稳与威严。
大燕国先皇体弱多病,子嗣稀薄,临终之际,竟未留下皇子血脉延续,仅有三位公主。
当时的姜皇后这才选了性情软弱,年幼的瑞安王萧珩登上了皇位。
所以对于子嗣问题,姜太后很是重视,以前皇帝年幼自己摄政监国尚算名正言顺。
现在眼看萧珩已届十八,自己以后也不好控制了,必须马上诞下继承人......
姜太后想止于此,睥睨众生的眼神淡淡扫过秀女们的身影,然后看向江公公。
“开始吧。”
江公公挺直身板,声音高昂,“姜宁,武阳侯之女,年十七。户部尚书之女尹芳,年十六。翰林大学士之女傅榕,年十四。”
话音未落,三位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轻移莲步,上前盈盈一拜,声音清脆悦耳:“陛下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三位秀女礼毕,缓缓抬头,眼神灼灼地看向萧珩。
不过萧珩从一开始神色便没有一丝变化,倒是姜太后原本冷若冰霜的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丝笑容。
这三位都是家世不错气质非凡的世家女,原本姜宁的长相不算出众,但是由于另外两人更是姿色平平,倒也衬托的姜宁温婉秀丽。
姜太后看萧珩兴致不高,便主动开口道:“可有才艺?”
姜宁一听,嘴角不由得上扬,轻声细语道:“臣女略通琴艺。”
萧珩鼻尖不自觉冷哼一声,说到琴艺,大燕国谁能比得过沈清歌?
姜太后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吩咐道:“那便赐琴吧。”
掌事公公麻溜地带人搬来木桌与古琴。
姜宁坐下后,葱葱玉指便抚上了琴弦,琴声犹如山间清洌的泉水,汩汩流入众人的心间。
姜太后闭着眼已经听入神了,这一曲高山流水也是姜宁弹得最好的一首。
等她缓缓睁开眼,候着的秀女们都面露惊讶之色。
这宁安郡主本就是武阳侯的嫡女,又是当今皇太后的侄女,从家世来讲,是此次秀女中出身最高的。
加上她琴艺卓绝,而她最大的竞争对手沈清歌连殿选都没参加,想必以后宁安郡主就是登上凤位之人。
姜太后又侧过身子看向萧珩,“皇帝,你的意思呢?“
本就心不在焉的萧珩听到姜太后的话才回过神来,清了清嗓子,“留。”
萧珩刚刚就仔细看了一圈下面候着的秀女,但是却没看到沈清歌的身影。
奇怪,昨日呈上的秀女名册上明明有她的名字。
虽然萧珩的心思不在殿内秀女们的身上,但是殿选还在继续。
江公公的声音回荡在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