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红不明白,但还是答应下来。
回首一看,许多观众都肿着眼睛,满脸泪痕。
大概只有被家人带来的小孩子不明白什么是牺牲,两眼清澈,懵懵懂懂。
陆老太太接着赞叹道:“知微有才华有思想深度,不写无病呻吟的东西,我最喜欢他了。回去问问新茶叶下来了没有,我给他寄点。”
“好。”阿红没反对,因为是陆父答应过的。
第二天有很多报纸刊登关于《出川》电影的报道,全是表扬,无一批评,著名影评家关越更是直接写道:“大明电影公司摒弃风花雪月,说明思想已经脱离浮华,转向现实,一部《出川》,百年血泪,唯愿后人莫要遗忘。”
陆明珠看完报纸,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没白忙活。
他们的牺牲,本来就该让世人铭记。
陆明珠原本想以知微的名义发表一篇声明,这篇小说和这部电影的所有收入全部捐出来做慈善,但考虑到五年后,终究是没有出声。
到那时再发表声明也不迟,说不定能起到带头作用。
先用来投资吧!
钱生钱,利滚利,五年能赚一大笔。
不说赚几倍,翻倍是没问题。
所有电影院都有《出川》上映,从早到晚每个时间段都在播放,场场爆满,经过统计,第一天的票房就高达10.2万元,打破香江电影史上的记录。
明辉乐疯了。
他打电话告诉陆明珠,“明珠,你再多写几部电影剧本。保守估计,这部电影至少可以获得500万的票房。”
她真是个财神爷啊!
写一部火一部。
陆明珠没说自己有三部电影剧本没开拍,包括《少年黄飞鸿》在内,她听了明辉说的话,轻哼一声,“您给我什么好处啊?”
“我这不正开着塑胶厂和保险公司吗?正替你赚钱。”塑胶厂还好,厂房、机器、工人和管理人员到位,产品直接出口,倒不用明辉太操心,保险公司却得需要他坐镇,全靠一张脸、一张嘴,亲自游说有钱人给他们自己投保。
保人、保车、保财产……
开公司前就考察过市场的明辉照搬国外保险模式,顺便再加上更贴心的保险服务,永生保险公司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打响了名声。
有了收入,立刻招兵买马,专挑头脑精明、嘴皮子利索的业务员。
现在,很有蒸蒸日上的苗头。
想到自己手持永生塑胶厂和永生保险公司的一半股份,陆明珠马上笑道:“辛苦明先生啦,明先生辛苦,您好好经营塑胶厂和保险公司,我好好写剧本。”
“这才对嘛!”明辉满意地笑了,“趁年轻,多赚点钱没坏处。”
他就是当年太挥霍了,因为不想让贺萱占便宜分一半不肯多投资几个行业,导致他现在经营塑胶厂和保险公司后就囊中空空。
幸好他在电影公司里还有个职位,薪水足以支撑生活,用不着流落街头。
想到明珩之母叶丽丽和明瑶之母莫淑慧,明辉就恨得牙痒痒。
要钱的时候一个没手软,自己说缺钱花的时候,一个个就把钱包捂得死紧,包括他疼爱二十多年的儿子明珩,也对他说自己没钱。
全部都是白眼狼!
白眼狼!
反倒是儿媳妇张宝仪颇为贤惠,偷偷把自己送给她的珠宝卖掉,把钱给了自己,说她相信公公一定可以大展宏图,重回巅峰。
听到明辉在电话里关于这些事的抱怨,陆明珠居然觉得有点大快人心。
让他对不起贺萱!
现在知道了吧?要不是图钱,谁给他当外室啊?
虽然他的确长得俊美风流,有些人可能会图人才而不是图钱财,但明珩之母叶丽丽和明瑶之母莫淑慧明显都是图钱。
明辉要是有貌无财养不起她们,她们肯定不会委身。
不过,张宝仪还是蛮聪明的。
不管明辉的新生意如何,船运公司股份是实打实握在手里的,还有大明电影公司的一半股份,经此一事,以后肯定不会亏待她这个儿媳妇。
明辉叹道:“真是贤妻旺三代。宝仪各方面都好,就是至今还没生下一儿半女。”
“说不定是你儿子有问题。”陆明珠随口一说。
明珩随父,很风流,不止张宝仪一个老婆,外面有颇多彩旗。
除了叶清荷,还有别人。
陆明珠听明玥说的,她很关注明珩的动向,毕竟明珩是注定和她争夺明辉财产的对手,当然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家里家外这些女人没有一个怀孕的,不是明珩的问题,难道所有女人都有问题?
明辉呆若木鸡:“不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