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讨论来讨论去,谁也拿不定主意,直到等教授的中医朋友来了,将医书教给他,请他帮忙鉴定医书的真假。
书的装订方式有问题,如果内容也有问题,几乎就可以断定医书为假了。
老先生不懂这书是不是真的,他就开始研究书的内容。
不懂中医,不懂得中医用药的技巧,他看了一个医方就可以断定这医书是真的。
教授向他请教,“你确定吗?”
“确定!你看这君药臣药用料考究,一看就是经过反复考量,采用的温和医方,与我在故宫看的医方相差无几。”老先生还翻到他熟悉的几个医方,当然也有没见过的,喜不自胜,“这医书哪来的?”
教授看向陆春燕,“这是她的。”
老先生朝陆春燕鞠了一躬,“不知我能否将药方抄下来。”
陆春燕想了想,这医方要是抄下来,这书可能就卖不上价了,可是这老先生抄医方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抄又有点不尽人情,她想了想道,“这医书要卖的。”
老先生一听,片刻没有犹豫,立刻道,“多少钱?”
陆春燕还真不知道这书值多少钱,于是拿眼看向教授。
教授就很尴尬,这可是他的朋友,要帮也该帮他朋友吧?
陆春燕大概也想到这点,她就看向老先生,“您看着给吧。我也不懂它的价值。我们母女现在身无分文就指着这钱过日子。”
这话说得,老先生要是给少了,肯定会被别人在背地里嘀咕。老先生不懂行,他看向教授,“像这种古书值多少钱?”
教授在故宫见过这种医书,那是明代张继科著,康熙三十八年江宁刻本,为国内孤本。价值自然非同小可。他按照行情来说,“明代同期的碗值三百块钱。”
古董向来以稀为贵,明代的碗很多,多了就不值钱了。这书很少,价格自然更贵一点。他算是隐晦点了下老友。
老先生想了想,“这书的价值对我来说比它身份更值钱。我给你一千块钱。”
他在那年月被亲人背叛,已是孑然一身,回归后,国家将钱财都还给他了,他最不缺的就是钱,也不想占孤儿寡母的便宜,一千块钱往多了给,也不会被人议论。
昭昭看了眼老先生,原本她还想把酒樽拿出来,现在他给了这么多钱,她决定不拿了。
陆春燕没想到这古书如此值钱。握着昭昭的手紧了紧,低下头看着昭昭。
昭昭被她的眼神看得有点懵,这是什么意思?等她拿主意?
嗯!她想对了。陆春燕就是这么想的。这毕竟是昭昭淘来的宝贝,自然由她决定卖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