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对于人才,要尊重(2 / 2)

崔道逸回到大编辑室,正在看稿子的编辑们立马抬头,眼巴巴地看着他手里的稿子,一个个恨不得直接动手去抢。

能让崔道逸这种名编夸赞的稿子,一定非常精彩。直接拿给主编,两人还研究了这么久,可以肯定,绝对是重量级的稿子。

“老崔,稿子....”有编辑笑着伸出手指了指,示意崔道逸给他看看。

“好,轮流着来。另外都把手上的汗擦一擦,别弄湿了稿子。”

..........

在刘一民骑着行车朝家里面奋力骑的时候,一封信随着邮递员来到了麦积大队。邮递员骑着二八大杠,横梁上挂着的是报纸和杂志之类的东西,后面的座上绑着包裹,身上有一个绿色的帆布邮政挎包。

这个挎包因为时间太长,外表脏兮兮的,成了土绿色。里面装的都是信件,这些东西小且重要,所以时时刻刻都挎在自己身上。

邮递员是这个时代令人艳羡的工作之一,吃商品粮拿工资。另外社会地位也高,在这个联系基本上靠信的时代,他们是很多人家期望见到的人。

邮递员看着寄信的单位纳闷不已,《人民文艺》编辑部怎么会给这个穷地方寄信。再看到收信人的名字——刘一民。心中的疑惑更大了,刘一民他是认识的,麦积大队的初中班老师。

农村文盲多,想要寄信的话,只能找识字的人帮忙写,找刘一民写信的人不少。加上刘一民经常会订阅《燕京文艺》《人民文艺》等文学杂志,接触多了,自然也就认识了。

刘一民给他的印象是喜欢读书的年轻人,麦积大队为数不多的文化人。

他将最近的报纸送到大队后,就哼着歌来到了刘一民的家门口。

“有人吗?”邮递员喊了几句,刘家人都在地里上工,自然不会开门。

邮递员思索片刻,正准备将信塞到大门下面,又觉得不行。

忽然看到李兰勇从对面河沟走了出来,于是招手问道:“兰勇,刘一民那小子呢?”

“参加高考去了,怎么了?他订的杂志直接塞到门缝下面就行,你又不是第一次干这事儿!”李兰勇笑着说道。

“不是杂志,有刘一民的信。我告诉你,这信是燕京来的。我不亲手交给他,我不放心。”

“燕京、他没有燕京的朋友,你是不是看错了?”李兰勇跑了过来,接过邮递员手里面的信看了起来。

李兰勇看后下意识地问道:“《人民文艺》?这是什么?”

“瞧你,平常不读书不看杂志,《人民文艺》是国家级文学杂志,这是编辑部寄过来的信。我就是纳闷,一般编辑部寄信只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录稿通知或者是改稿通知,要不然编辑部不会寄信。

不过我怎么不知道,刘一民给《人民文艺》寄过稿子?再说了,也不可能啊,一民摇身一变就成作家了?”

邮递员也没有继续送信的想法了,只想知道这里面到底是不是《人民文艺》的录稿通知。

最新小说: 登顶炼气师 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换亲后,她在七零年代发家致富 荒岛求生日记 养成游戏,五个男友突破次元壁 算命太准,被全香江警长关注了 退婚家暴男,嫁给高冷大领导 美强惨重生后,被病态容爷缠哭了 我,美食主播,网友疯狂舔屏! 薄情前夫今天火葬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