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好笑,只是说错了一个站,祁嘉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沸腾了。
祁嘉眼神直勾勾的,盯着最后说话的那个人,声音冷到了极点:“好笑吗?说错个站好笑吗?”
这眼神,冰冷刺骨。
那女士意识到了不对,眼神躲闪地说:“你是干什么的知不知道?连站名这点小事都能报错,放在地方的单位上,哪个会用你来工作?”
这女士说得也没错,应该感谢铁路。
若是放在了地方单位,除了打小工可以,真正的大企业招聘保安都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出现,说小了这体现了不专业,往大了说影响了一个单位的形象。
列车值班员王文涛连忙进来,扯着嗓门说道:“前方到站开平啊,旅客别下错了车,五点二十六进啊!”说完便拽走了祁嘉。
回到办公席,王文涛坐下喝了口水,笑着说:“哥们,他们笑就笑,你也别和他犟嘴,扣钱犯不上。谁第一次报站都会说错,这是很正常的。知道他们为什么笑你吗?”
祁嘉摇了摇头,上车时候还帮他们拎行李呢,转头就嘲笑他?一点不值得人帮!难道说,真的是觉得你不专业?
王文涛勾了勾手指,示意祁嘉离他近一些,见旁边没有其他旅客,小声的说:“你要知道,硬座坐的都是什么人。”
王文涛说得很明白,但这话,放不到市面上。
都说人人都没有阶级,那指的是从受尊重的方面,但在摆不上台面的话里,高铁的商务座、一等座、二等座、普速的软卧、硬卧、硬座在无形之中就将数字不同的旅客划分开了。
别看车票的价格不同,乘坐的旅客素质也不同。
若是在硬卧,这种事笑的人就很少。
若是到了软卧,基本就没人笑。
在铁路的淡季,票源充足,硬座基本是两种人买票,除了短途乘客外,就是经济不怎么好的人,而这种人又看不得别人好,并且,普遍素质较低。
当然,这种情况不能明说,而且肯定会有人反驳,但这是社会的真实情况。
而且,这种经济不好的人,素质也不高。如同九十年代农村坐在柳树下抠脚丫那群大老娘们,嚼着家长离短,放大别人家的丑事,管你借钱不借都是你的错,话放在这里,二十年后,公交车闹事也是他们。
并且,他们都自命不凡,一埋怨国家,二骂着领导,三在说着党不好,四侮辱着家乡!从不考虑别人比他强是自身的问题。
报错了站,这些人笑中体现出一种意思,就是这样的人还不如我呢,让我干我也行,就是没那个命。
特快的区间很长,开平站到方圆站有一个小时的路程,祁嘉就坐在硬座的乘务室里,反反复复的练着报站。
各位旅客,列车前方到达某某站,正点到站时间几点几分,停车几分,请下车的旅客提前做好下车准备,在车厢两端等候下车。
一趟班四天下来,祁嘉没有惹出什么事儿,平平安安的到家,觉得这份工作也不是太难。
始发门口迎接旅客,验票,提示乘降安全,上车疏导通道,检查行李架稳固,整体验票。
途中收收垃圾,开开门而已。
然而,人数过百形形色色,客运工作遇到的情况千奇百怪,他此时,经历的只不过是客运工作的冰山一角。
骄傲自负,很可能惹出事情。
这天,始发站拉比站台上进来几个旅客,敲敲门要提前上车,祁嘉将他们放上车后,几人就坐在车厢的另一端。
这一趟,李车长让祁嘉学着盯卧铺车厢。
本以为卧铺车厢十点熄灯,夜间没有什么事情,比硬座车厢好盯得多,可还是他年轻了,卧铺车厢才是乘务工作的难点!
《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二章旅客运输中第六节乘车条件里的第二十五条规定:旅客应按车票载明的日期、时间、车次、车厢号、席位号、席别乘车。
那时候还没有铁路站车无线交互系统,要收起旅客的卧铺票,插到票夹里,换给旅客卧铺卡。
祁嘉给几人换票时,发现几人都是中铺,而其中有位年岁较大的人直接躺在了下铺上,而且盖上了被。
祁嘉心平气和的说:“咱们这个是中铺的票,下铺人还没来呢,咱不能直接这么躺着,万一那旅客上来觉得铺被人用了,不满意怎么办?”
“那没办法,老人七十多了,上不去呀!”那女旅客无奈地说,全然不感激祁嘉提前让他们上车休息。
买票都买下铺,人是肯定会上来的。
祁嘉记得八组的王楠说过,中铺的旅客不可以躺下边,万一,后续旅客上来让你换被套换单子,这都是麻烦事儿,而且,检查组上来也要扣你的钱!
祁嘉顿时感觉有些烦闷,轻轻问了一句:“既然买不到下边,那你为什么要上车呢?人家同不同意跟你换呢?”
谁知,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给自己惹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