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占峰明天就要去军区报道了,等他回来了,咱们再去照咱们一家四口的彩色合照。”于舒婉看着结婚照提议道。
“没问题。”
只是这张合照可能要等上半年才能照上了,不过到时候是夏天,穿得衣服还能更好看一些,于舒婉想到这里,虽然正月开没过去,却已经开始畅想起夏天来。
-
正月初七的雪大抵是今年冬天的最后一场雪,雪停以后只冷了两三天,后面的日子一天比着一天暖和起来。
北方的初春是从护城河解冻的那日开始算起的,冰河解冻百鸟争鸣,护城河河堤上的柳树悄悄的抽出了个鲜嫩的枝芽。
冯卓刚从供销社回来,路过河堤时瞧见这万物复苏的一幕,埋藏了整个冬天的情愫渐渐又涌上心头。
他手里拎着的是要带到林坝的生活用品,明天就要踏上前往林坝的火车了,他在这座县城待了二十多年,突然间要离开许久,眼下心里最惦念的不是父母,而是那个如今只能在梦里见得于舒婉。
要是能在走之前再见一面就好了。
冯卓这样想着,脚下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城东。
再走一条街就是军区家属院了,冯卓却在这里停住了脚步。
想起上次沈占峰下手的场景,他手腕便一阵阵的发疼。
那男人实在太凶悍了,真不知道于舒婉这样温柔的女人在他面前要怎样过日子。
经过几次挫折,冯卓对于舒婉的感情反而愈发深切,可一想到于舒婉已经成婚,对方又是个厉害的人物,他就只能望而却步。
“唉……”
冯卓看着远处的军区家属院,长叹了一口气。
如果未来再没有机会跟你在一起,那希望这次去林坝后,把这份情义真正的埋藏起来,将你给彻底忘了,也省的再吃这种相思苦。
回家后,宁美玲一听儿子有意忘了于舒婉,震惊之余,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从前她只当冯卓是一时新鲜,但后来看冯卓颓废了这么久,她这才明白儿子是认真的。
“真能把那个小妖精给忘了,也算你没白去吃这份苦。”
冯卓落寞的坐在那里,看着宁美玲给自己打包行李,“希望能忘了吧,如果真忘了,我下次回家探亲你就帮我认真寻摸个对象相亲。”
“何静不行吗?”宁美玲问道:“她虽说没能去成学校当老师,但好歹现在也有个工作,过两天可能就会上咱们家里住着,要是你想在咱们本地找,回头你常年在外地,旁的人我还不放心,何静我还能天天替你盯着,她家庭过得去,人品模样也还算不错,你不考虑考虑?”
冯卓想起何静单纯却寡淡长相,忍不住咂咂嘴,“暂时没兴趣,回头再说吧。”
说着,他又想起自己跟何静的约定来。
他跟何静约好了回头给自己抽空汇报于舒婉的动向,可如今自己既然有要把于舒婉忘了的想法,这个约定自然也可以不作数了。
“妈,何静也不能一直平白在家里住,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多少也该出点房租,我这次去林坝带的钱都不太够,这样给家里多一份收入,回头你们也能多给我寄点过去。”
宁美玲听了也觉得合适,答应着继续给儿子收拾行李。
“你身上带的一百五十块钱我都给你换成了零钱毛钞,那边穷乡僻壤的,你切记要贴身藏好了,别随便露财,生活用品给你装在背包里了,被子褥子太重了回头让你爸给你直接送到火车上……”
宁美玲喋喋不休的叮嘱着,冯卓听着听着便困了,打着哈欠进屋准备睡觉。
而此刻的京市郑家,却比往常要吵闹许多。
郑明珠跟冯卓同样都是独生子女,打小便获得了父母全身心的关注跟爱护,可如今……
“除了这五十块钱,家里也拿不出来再多的了。”郑教授疲惫的坐在沙发上,看着郑明珠摊摊手,“上次你母亲的事儿家里罚款就罚了不少,还欠了两百块钱的外债,我在学校里也受到了影响,今年的前进评不上去,工资也被减了三分之一。”
“可是也不至于只有五十块钱吧!”郑明珠有些崩溃的看着桌子上的钱差点哭出来。
郑教授忍不住叹了口气,上次他说不再给郑明珠钱是真心话,可看着闺女找自己要钱,他还是没忍心,挤出来了五十块钱给她。
“确实没有了多的。”
郑明珠咬咬牙,“那你下个月发了工资,记得把钱再寄给我一点,我去林坝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买,就算到了再置办能少花点钱,可五十块钱花完也省不了多少了啊。”
“我还要生活,还要还钱,你尽量自己多想想办法。”郑教授说着,心里越发失望,站起身准备进屋。
“爸,你不能不管我。”郑明珠气的冲了过来,“你不管我,我在那边的生活肯定更难过,你跟妈已经连累我有个不清白的背景了,不能连钱都不给我准备够吧。”
郑教授冷笑一声,看着眼前理直气壮的女儿,除了失望,还有一种溺水的无力感。
“明珠,你不是自己说要去林坝建设祖国吗?以前是我太心疼你了才不让你去,现在我想通了,你胸怀壮志就大胆的去努力奋斗就是了,如果去了林坝还总想着享受生活,那你到底是去做大小姐的还是去做知青的呢?”
一番话将郑明珠问住了,她愣在原地反应过来的时候,郑教授已经叹了口气进了屋。
郑明珠看着眼前紧闭的屋门,咬咬牙,最终握着拳头转身离开了。
哼,不给钱就不给钱,大不了她到了以后自己挣!
第二天一早,郑明珠一个人独自背起行李,跟着知青办的带队同志,踏上了北上林坝的火车。
三江林坝位于内蒙自治区的的一处高原,火车要坐大概要四个小时才能到。
相比起其他地区要坐十几个小时火车的知青,郑明珠已经足够舒服了。
可尽管如此,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郑明珠一路坐下来,依旧觉得十分疲惫。
路上她跟同去林坝的几个知青聊了聊,她并不是很喜欢这些从小地方来的人,这不算是看不起,而是觉得跟他们没话题。
他们嘴里除了口袋里带的多少钱,去了以后能不能分配到好房子以外,就没有聊过建设林坝上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