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 “所有使用光能的东西”里, 包含了生物, 包含了人。
每天早上太阳一出来,所有生物都会自然苏醒。
什么,有些动物是夜行性的?
光灾之后, 没那个品种了。
什么, 昨晚熬了一夜,天亮前才刚刚合眼?
那也得醒过来起码一小时才有可能再次入睡,且睡到很不安稳、必然会频繁醒来。
每天太阳一落山, 所有生物都会感觉疲惫、困倦, 必须入睡。
睡一小时以上后,可以勉强醒来, 但此时即使强行工作,也效率低下,很可能工作一晚上的成果第二天白天被全部推翻,然后一小时出新成果。
久而久之,此情绪场的原住民已经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所有的工作安排、生活计划也都以这两个时间为界线。
这里日出与日落的具体时间点会在每一年内规律变化:夏季白天长、日出早,冬季白天短、日落早。于是夏季的工作任务更重,娱乐活动也更丰富,冬季则不管人们乐不乐意都得大量睡觉。
有研究表明,光灾之后人体的激素已经明显呈现出了季节性。夏季需要的睡眠时间显著短于冬季,对恋爱的兴趣也是夏季显著强于冬季,春秋则属于过渡期。
此情绪场内勉强还算存在春秋季,但非常短,两个季节加起来不到一个月,而夏冬两季则平分了剩下的十一个月。
对秉逍和岳觅厚最大的噩耗是,他们往常在生活类情绪场中几乎无往不利的厨艺在这个暂时看不出迫切致命危险、也可归入生活类的情绪场里好像完全派不上用场。
这里的食水本质上都是光能——对,水,也是——原住民需要做的只是将光能固化到特定的材料中,而这个“特定材料”主要就是指此星球上堪称无穷无尽的沙子。
沙子与光能以某一种方式结合,便能得到食物类的胶状物,满足生物对营养的需求、不会饥饿。
沙子与光能以另一种方式结合,则能得到水类的胶状物,补充生物所需的水分、让生物不渴。
沙子与光能以其他方式结合还能得到布料、纸张、清洁胶、建材等东西。
可以说灾后基地的建立全部都是围绕着“沙子与光能的结合”进行的。
每多研究出一种结合方式,生物的生存条件便会更好几分。
“结合方式”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面,其中也涉及到了一些辅助材料的运用,包括添加入人血、植物叶子、兽毛等,也包括对结合温度、压力等的控制,还包括让生物吞下沙子后到阳光下暴晒,即让生物成为加工工具。
研究发现,生物类材料添加得越少,成品效果越好。生物似乎更容易消耗光能,而不太适合辅助利用光能制造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