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本质和它的缩写一样,是SM。
施虐与受虐。
马若的微博和网友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从最初一个偶发性的话题讨论,到马若每天下午准时更新,每一次的内容也都极具争议和讨论性,因为群体社交产生的互动反馈,让网友们产生了多巴胺效应。
于是期待马若微博的今日分享,成为了网友们每天枯燥生活中的调味剂,是一个自洽的供需关系。
当这种供需关系几乎形成条件反射时,每当网友们无聊时就会下意识的刷一下微博,在期待马若微博更新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戒断反应。
这种戒断反应会在发现马若微博更新的一瞬间,获得巨大的多巴胺反馈,然后使网友变得兴奋。
这就是马若微博一发布就会被大量评论的主要原因。
许多网友第一时间发现马若发了新微博后,马上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圈后呼朋唤友,然后再兴冲冲的点进去准备找茬开喷。
今天的配图不是自拍或炫富,而是一张电影票。
‘马若V:今日分享:因家祖是孔子七十二贤的子期,巫马施一直关注这部电影,第一时间去看了,发现电影挺有意思的,
尤其是周讯演的南子,把一个因政治联姻嫁给糟老头子,不但要守活寡还要帮着老男人一起管理国家,最后还落下一身污名的悲惨女人演绎的淋漓尽致。
华夏的历史很有意思,但凡国家昌盛都是男人的功劳,但凡国家衰败就是女人的罪过,
在贬低女性地位和功绩的同时,还要用女人和亲来换取短暂的和平,这怎么算不上是一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呢?
这部电影算是少见的会把女性角色往历史记载上塑造的,而不是单纯当做花瓶,南子历史上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强到连太子都杀她都只敢用阴谋诡计,最后还失败了自己灰溜溜的逃亡了,
我觉得所有女孩子应该去看看这部电影,在了解孔子思想和传统文化时,也了解一下,历史不是只由男人组成的,
历史上对女性的评价单一的可怕,红颜祸水四个字就直接概括了,而且大多数女性历史人物的生平轨迹似乎也出奇的相似,仿佛同一个模板,只要稍微有点儿功绩的女性必定有风评不检点的描写,挺有意思。
上沪本地的姐妹可以私信我,我可以包场请客,转赞+关注优先。’
还处在审丑文化洗礼阶段的网友们,哪里见识过性别对立这么先进的版本。
虽然看不懂微博背后的潜在逻辑,但就是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让人莫名其妙上头的愤怒情绪。
果然看完这条微博后,大量网友们发现无数槽点,尤其是对历史感兴趣的网友们,更是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你一个拜金女还蹭上孔子的热度了?还祖上是巫马施?这能蹭啊,那巫马施姓马吗?!’
‘什么叫历史不是只由男性组成的?你自己看看历史上女性当政哪个不是房倒屋塌?’
‘夏有妺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后面还有吕雉慈禧之流?说是祸国殃民哪个说错了?’
‘包场,有两个臭钱不够你显摆的。’
评论区清一色的骂声,不过奇怪的是,骂的最凶的不是男网友,反而是女网友,但是后台私信却也踊跃起来。
毕竟公众人物请客免费看电影,还是比较新鲜的,不管是不是真的,发条私信也不亏。
一个下午时间,马若微博给《孔子》和周讯带来的流量,就在微博平台持续攀升,配合着片方首日推广政策,不只是线上获得了热度,线下院线咨询和购票也有显著提升。
原本首日预测票房在800万左右,但是现在提升到1000万以上。
新媒体话题炒作带来的热度,确实给了《孔子》制片方一些小小的震撼。
作为功臣之一的王曜,自然成为了圈内人讨论的话题。
池欣负责晚上的派对,甚至都有些受宠若惊了,所有人见面第一句,几乎都是打听王曜的情况。
池欣八面玲珑招待好主要宾客后,好不容易抽身,缓了口气打电话给王曜。
“阿曜啊,你怎么还没来呢?”
“池总,我等下要去胡导那边开会呢,可能过不去了。”王曜笑道。
“哦,那你们先忙正事,不过你能不能让马若来一趟?我让人联系她,但是她说要听你安排,有几个大佬对她还是很感兴趣的。”
池欣开口,不知不觉间语气竟然带着几分恭谨。
“池总,马若现在不适合出现在这种场合,第一是容易露馅,第二是她的价值不仅于此,你就说她出国做活动了,赶不回来。”王曜婉言拒绝。
“说的有道理,那晚点儿联系。”池欣欲言又止。
要是放在以前,她绝对会直接要求人必须到。
但是现在面对王曜,她确实没有什么底气。
仅仅一天时间,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