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夏笑着摇了摇头,说到,“李大哥,我来这里,是给你们送银子的。”
不多时,院门再次打开,李大牛站在门口,道,“你说什么?!”
三日后,京城的百姓就发现,南郊的灾民陆陆续续地走了。
有人猜测,是朝廷将人赶走了。
也有人说,是这些人没了指望,寻死去了。
直到第四日,京兆府尹徐俊良,带着几十名衙役,乐呵呵地出现在南城门外,大家才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
有好奇的大着胆子跑到徐俊良面前询问。
徐俊良十分有耐心地解释了一番,那人跑回来,赶紧同相熟的聊了起来。
“徐大人说是沈娘子要将这些灾民安置到李家村去。”
“什么?李家村不是……”
“徐大人还说,沈娘子包下了西郊那片荒地,要教她们种药呢。”
“沈娘子真是大善人。”
“可李家村是个病村啊……”
众人众说纷纭,却没人敢跟着去看。
沈知夏坐着马车一早就出了城,张罗着最先到的灾民收拾屋子。
这些人本就是外地来的,哪里听说过李家村的事情,但沈知夏还是将大家召集起来,把疫病的事情说了。
“若愿意留下的,朝廷自会为大家撑腰,”她说着,指了指身后的李家村,“这里有几十户空置的院子,大家可以先安顿下来。若是不愿留下的,我也会给大家一些盘缠。”
众人面面相觑。
“沈娘子!”一个瘦弱的妇人喊道,“咱们愿意留下来!”
她的男人和孩子都死在了锦州,娘家也不愿意收留她,她已经没了去处,还不如留下来拼一条活路。
随着她的话音一落,众人也都开始纷纷表示愿意留下。
到最后,竟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
“好!”沈知夏道,“那大家便相信我一次,我一定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徐俊良也站了出来,大声道:“朝廷也不会弃百姓于不顾!”
众人看到有当官的出来说话,更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念。
李家村这头一片热火朝天,京城里却是硝烟弥漫。
萧承湛一脸愁容地蹲坐在榻上,看向站在一旁的萧承煜,“皇兄,朕是不是太无能了?”
不然为何户部不听他的?
这都四天了,户部那几个老滑头,搬出祖宗成法、事务繁杂,推诿搪塞,萧承煜非但没有拿到银子,更是一粒米也没见到。
说什么,安置城外灾民时就耗尽了存粮,如今正加紧从别处调来。
可灾民是知夏姐姐安置的,与他户部有什么关系?最多也就是出了七八日的钱粮,能将一国存粮给吃空?
若真是这样,那他们大宁朝,早就该灭了。
“此事,你无需担忧,”萧承煜安慰他,“臣自有安排。”
“什么安排?”萧承湛问道。
萧承煜笑了,“皇上,臣陪你下棋如何?”
“朕不要下棋,”萧承湛不高兴了,“朕想知道该怎么办?”
“皇上,”萧承煜突然问道,“想不想出宫,去见见沈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