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蔡喜泉。”
第67章
“蔡喜泉。”秋免念了一遍名字,“他就是那个「诗人」?”
“应该没错,解梦基地通缉他很久了,之前就劣迹斑斑,后来也许是换了一张脸,普通方法始终找不到他,但他的梦境残留元素造不了假,早已被登记在册。”
梁锐科普道:“「连续梦」、「群体梦」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这次也是,他一直躲在幕后,如果不是凭英的最新科技有了升级突破,恐怕还要继续猖狂……”
梁锐话语中隐隐带着钦佩之意,他加入解梦基地数月,期间才了解到凭英集团在中间起到了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光是科技发明,还有出人出力。
但他没准备说太多,因为知道秋免一向对这种事情不感兴趣,不过这次倒是出乎他的意料,对方特意问道:“什么科技?”
“具体我也说不明白,但从原理上讲也和「预知梦」沾点关系,通过大数据模拟测算对方的行动轨迹。”
梁锐简单描述了一下他的理解,他表示,凭英集团的很多技术其实都是从人脑旅梦时的反馈取得的灵感,就像这个大数据模拟系统,它并非传统的根据过往行踪匹配类似用户画像得出的结论,而是结合了梦境自动完善逻辑的特点,跑测过数以兆计的可能性结果,再屡次补盲计算,更贴合“以大博小”的特点,适用于行为逻辑诡异的梦境。
而延迟出现在现实中的「预知梦」比起现在进行时中的梦境,其混乱程度会相对减小,以致提供了准确度更高的模拟测算条件,几番运作下来,顺利让这些梦境背后的操控势力逐渐浮出水面。
然而秋免的重点既不在模拟系统的原理、也不在幕后之人的现身上,他十分耳尖地听到了一个词:“人脑反馈?”
“是,主要是由解梦基地牵线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梦境吧。”梁锐不知他为何会对这件事敏感,就根据自己的了解解释了几句,“现在的反馈测试挺简单的,微创植入脑机接口就行了,比打疫苗的排斥性还小,不过据说以前困难许多,可能还需要开颅手术什么的,最早那批测试者某种意义上都能算得上是‘大体老师’了,也是一代代进步过来的。”
旅梦人在实习阶段是一定要学习解梦基地历史的,既是尊重也是警醒,梁锐知道的其实还要更具体一些,比如几次重要测试的人员代号,但他认为没必要在此时讲。
秋免空白的五官也掩盖了他若有所思的神色。
“嗯,知道了,那个「诗人」的事呢?”
梁锐后知后觉,自己扯得太远了,连忙补充:“这次天灾梦境范围远超想象,不仅是东区,西区、南区也出现了类似状况,并且次数相当频繁,对方很可能利用邪.教控制愚昧者的思想,进而蛊惑梦境诞生。”
“虽然摸索到了「诗人」的行踪,但之后的抓捕计划还没有完全制定好,未免打草惊蛇,恐怕也不会告诉我们这些刚转正的旅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