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上言明由大理寺和都察院各派两百人前去捉拿案犯,即刻出发。两边长官不敢耽搁,各自安排去了。
越崚非举步要走。本打算跟在诸位高官后面缓行,谁料他一动步子,众人纷纷停下,客气地让他先行。
他视线掠过众人面上,淡笑止步。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等不及,只能先走,随后刑部跟上。待到人声渐远,他才脚步一转去了护銮卫卫所。
原本打算直接归家,可这满身煞气和血气,实在不合适。等沐浴过后浑身清爽,他换了身宝蓝色锦袍方才骑马踏上归途。
紧赶慢赶,到家时天色已然全黑。
越崚非把缰绳和长鞭抛给家丁,快步朝逸昶堂去,见奉书迎上来不由皱眉,“怎么没跟着她?”
奉书道:“小俞看三爷久久未回,特意让我来看情况的。”
越崚非嗯了声眉目舒展开,“她今日做了什么,后宅那群人可曾为难。”
平时他不在家中,总不好拘着她在逸昶堂那一方小院子里,那样的生活太过局促。便让她无事时可到后宅走动,言行注意点不透露真实身份便可。
想必经了表小姐的事件后,内宅那些妇人也不敢轻易为难她。
越崚非步子越迈越大,走得越来越快。
奉书小跑着跟上,“回三爷,小俞姑娘一直在逸昶堂,无事时就在厢房看书,中间往西跨院瞧了几眼,并未去后宅。”
这时守在道上的奉剑看见了他们,撒腿就跑,大呼小叫着“三爷回来了”,直朝某个方向奔去。
越崚非本要呵斥他没规矩,发觉他是往小丫头的厢房去,便没吭声。
清语一直留意外面动静。
天色黑下来院中点了灯,烛光照着院中的路,摇曳的灯影晃得她心里七上八下的。
听到小厮远处喊说三爷回来了,她丢下许久未看的书,小跑出去。看到那抹熟悉的高大身影,脱口而出:“怎么回来那么晚?”
话刚说完她就后悔,脚步停了下来。
实在是逾越的。
正打算辩解一二,就听不远处传来很轻的笑声。越崚非三两步走到她跟前,在那立着的短发上面戳了戳,“今天审案,忙了点。”
清语没想到他不介意她的多嘴,有些开心,仰头笑笑。
“晚膳已经备好了,正在灶上温着。”她催促着,“赶紧回屋歇歇,马上就好。”
越崚非看她立在院中吩咐家丁们摆膳,看她叮嘱各种细则。而家丁们恭敬应声,快速领命一一照做。忽而觉得,若自己忙碌在外的时候,有她在,定能帮他把这里的大小事都安排妥当。
清语等人把各个放着食物的餐盘碗碟陆续端来时,恍然发现三爷竟没进屋在旁边等着,忙快步和他一起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