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包不住火。
1932年元旦,在革命党元老谭贺二人的帮助下,汉口知名企业家刘悟透获得南京国民政府的官方批准,被允许在上海浦东三林堂兴建开办一座大型玻璃厂和一家大型面粉厂。
刘悟透把牛角镇的王猛和白起调遣到上海发展,王猛负责玻璃厂,白起负责面粉厂,并将牛角镇一袋米的镜族亲戚们都迁徙到上海新厂上班。
铁匠也长期坐镇浦东三林堂,亲自指挥建厂。
浦东陆家嘴的汉朝公司老板文丰耳听闻父亲准备在三林堂办厂,牛角镇的熟人也都要来浦东上班,自己和三弟未去美国留学的事迟早会被父亲发现。
隐姓埋名四年的文丰耳看见自己在上海开公司,也打拼出一番事业,父亲看到大儿子的成就后,应该会原谅逃学之事。
刘家六个儿女从小都很崇拜父亲刘悟透,但也都很害怕被父亲责怪。
刘家父子都想在上海浦东发展,抬头不见低头见,事已至此,别无选择,只能面对。
如果向父亲摊牌后,文丰耳就改回自己的原名刘邦,刘邦的名字霸道响亮,帝王象征。
文丰耳先来到浦西英租界的淬火贸易公司,开门见山要见店里的总经理。
四年未见面,一瓜葛也一眼认出是刘邦,欣喜迎接:“刘邦你是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刚回上海的吧?英语应该非常流利……”
刘邦根本就没去美国留学,他只认识26个英文字母,他坦诚向表哥一瓜葛述说当年和刘裕在宁波港跳船逃跑的事。
“你和刘裕没有去美国加州留学?三兄弟合伙瞒了四年?你知道一个美国加州大学免试名额花去姑丈十多万大洋?”一瓜葛目瞪口呆。
“我知道,逃学这事是我的主意,是我让二弟刘秀一直隐瞒的,希望表哥先向父亲提前解释不关刘秀的事,要打要骂全是我的责任,我打算主动去三林堂找爸爸认错。”刘邦低头。
“我真担心姑丈会打死你这个胆大包天的大儿子,你带头欺骗自己的父母,不是糟蹋十几万大洋的问题,而是辜负了父母对儿女的操劳期望,这事我不敢向姑丈解释,你这个败家子自己去办!”一瓜葛拒绝插手。
刘邦哀求:“表哥,我求求你!我留在国内也没辜负父母,我开办的汉朝公司也生意兴旺财源滚滚,我向父亲摊牌时,你就在中间调解说说好话!”
“也只能这么办了!现在姑丈一直在浦东三林堂指挥建厂,明天上午你主动去三林堂找他,我今晚先向他提前解释,劝他心平气和原谅你,明天我也去姑丈那里,现场调解!”一瓜葛答应调解。
“谢谢表哥!”刘邦鞠躬离开。
当晚,一瓜葛直接打电话告诉姑丈关于刘邦在宁波港逃学的来龙去脉,身在三林堂的刘悟透勃然大怒,拍散桌子,听不进侄儿一瓜葛的一句劝解,在电话里大骂:“叫刘邦那个畜生明天来三林堂找我,整整骗了老子四年,老子不杀了他,不解心头之恨!”说完挂掉电话。
一瓜葛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就当夜乘船渡过黄浦江,来到浦东陆家嘴的汉朝公司找到刘邦,把姑丈电话里的话复述一遍。
刘邦也意识到问题很严重,但他已经二十二岁,是一个成年人,还是一个脸皮极厚的公司老板,应该勇敢面对一切,他要求表哥一瓜葛今晚就住在浦东陆家嘴,明天上午一起去三林堂见父亲。
一瓜葛答应。
第二天上午,二人来到浦东三林堂的一个大工地,刘悟透正在和王猛白起们围观一张工程图纸讨论事宜。
“爸!我是刘邦,我没去美国留学,在宁波港跑了!”四年没见面的刘邦突然窜到父亲刘悟透的面前摊牌。
“你这个畜生,还有脸来见老子!”铁匠毫不留情重重甩抽给大儿子一个响亮的巴掌。
刘悟透是铁匠铺打铁出身的,力大如牛,手臂有劲,这一巴掌下去,静止不动的刘邦的嘴唇鲜血直流,左脸颊留下一个深深的巴掌印。
“爸!我错了!”挨打的刘邦仍然低头认错,任凭父亲殴打教训。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穷学生想留学都没机会吗?你个畜生如此糟蹋!”越骂越气的铁匠又是右手一大巴掌呼向刘邦,一瓜葛和王猛白起们赶快抱住刘悟透的右手和腰,阻止隔开了父子二人。
被隔开的刘悟透仍然在破开大骂:“老子十几万大洋打了水漂!你连你母亲都欺骗,她在家里为你们三兄弟提心吊胆四年,你说你是不是个畜生!老子今天非打死你!算我没养过这个畜生!……”
仍在气头,高大魁梧的刘悟透挣脱众人的缠抱后,一骨碌弯腰捡起一块长方体红砖,猛力砸向刘邦的头顶。
自知对不起牛角镇母亲的刘邦没有逃跑,僵直站立,任凭父亲发泄怒火。
看见大事不妙的一瓜葛连忙上前大力推开刘邦,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姑丈拍下的红砖,一瓜葛的脑袋被拍破流血。
看见侄儿脑袋流血,刘悟透这才平静收手,王猛白起与刘邦三人连忙给一瓜葛止血包扎。
工地一帮人又把一瓜葛送到附近的医院治疗。
一瓜葛挺身挡下的这一块拍脑红砖,成功化解了刘家父子的四年恩怨。
三林堂医院里,看在受伤侄儿一瓜葛的面子上,刘悟透原谅了大儿子胆大包天的逃学,叫刘邦赶快回牛角镇家中去见母亲。
刘邦听从,离开医院,赶往湖北牛角镇家中。
七天后,匆忙赶到牛角镇家中的刘邦,见到四年未见面的母亲就跪下。
牛角镇的整个刘家这才知道刘邦并没有去美国留学读书,四年时间都在上海鬼混。
三个妹妹也责怪大哥胆大妄为,浪费珍贵的美国留学机会,整个巴东县都没有三个人出国留学。
犯再大的错误,糟蹋再多的钱,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牛角镇的一袋米原谅了大儿子,情绪镇定的她没责怪刘邦一句。
现在大儿刘邦回家了,一直在用无线电波联系的二儿子刘秀确定在美国洛杉矶,她就问刘邦:“你三弟刘裕现在在那里?”
刘邦低头回答:“当年分开时,三弟说去报考广州的黄埔军校,我和他四年一直未联系,不知道他现在在那里?”
“刘裕现在还在不在广州黄埔军校?”母亲焦急问,她担心今年十六岁刘裕的下落。
“不知道还在不在!只知道分手时他说要化名文衣谷。”刘邦诚实回答。
一袋米当天下午就给丈夫刘悟透发电报:速速去广州黄埔军校打听刘裕的下落,刘裕化名文衣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