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投军(1 / 2)

渭北,五陵原,汉高祖长陵县。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的时候,激昂的鼓声荡漾开来,向全城百姓报晓。

夫蒙祯草草吃了一个胡饼,随后告别妻子离家投军去了。

他不怕死。

贱命一条,如今活到四十多岁,已经够本了。

怕的是死得不值。

夫蒙祯与妻子育有三子,长子死于杏城,不知是战死,还是投降后被坑杀,所以朝廷没有发下任何抚恤。

这在夫蒙祯看来,便是死得不值。

次子夫蒙何渊在姚恢败亡后,向姚绍投降,后来又归顺刘裕,被编入了王镇恶的新军。

昨日夫蒙何渊回家探亲,提及刘义真的种种,都让夫蒙祯深感那位少年将军与寻常的贵人不同。

只要刘义真信守承诺,善待阵亡将士的遗孤,夫蒙祯自然也愿意重返战场,与赫连勃勃拼命。

道理很浅显,但这可是魏晋南北朝,权贵们的下限之低让人瞠目结舌。

南梁武陵王萧纪在与兄弟萧绎争夺皇位的战斗中,曾拿出金饼激励将士,等到将士们得胜归营后,萧纪又舍不得这些金饼,食言而肥,于是军心涣散,军队一触即溃,萧纪自己也被敌人一矛刺死。

然而,这位看似愚不可及的南梁藩王却并非无能之辈。

萧纪治理蜀地多年,政绩昭著,朝野称贤,深受士民爱戴,在他死后,甚至有百姓捐建武陵寺用以纪念这位贤王。

所谓贤王,尚且能干出这种蠢事,大环境就是如此。九品中正制下的魏晋南北朝,士族无论愚贤,皆可为官,因此不用内卷。

说到底,这是一个比下限的年代。

刘义真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但在那些不恤百姓、士卒的权贵对比下,属实难能可贵,就差在脑门上刻下一个贤字。

夫蒙祯走后,不久,夫蒙何素便叫嚷道:“阿娘,快替孩儿松绑,孩儿要如厕。”

儿子大了,哪怕是亲生母亲也要避嫌,夫蒙氏只得替他解开绳索。

哪知夫蒙何素逮着机会,夺门而出,夫蒙氏赶紧追了上去:“儿啊!快回来!”

但夫蒙何素头也不回:“阿娘,等着孩儿衣锦还家。”

夫蒙何素脚力轻健,夫蒙氏一个年过四旬的妇人如何追得上他。

眼瞅着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夫蒙何素来到与同伴们约定的地点,果然,没有人爽约,有些是舍不下脸面,既然答应了,就不能食言,有些则是和夫蒙何素一样,期待着能够挣取富贵。

“人都齐了,如今渭南有三座军营,我们该往哪去?”有人问道。

夫蒙何素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征虏将军(王镇恶)是忠武侯(王猛)的后嗣,军中皆为北人,我们不投他,难道还去投沈田子、傅弘之。”

众人深以为然,于是结伴朝着王镇恶的军营走去。

最新小说: 抗战:枪法无限强化,我狙穿晋西北 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土匪营 特种兵之龙行天下 抗战:让你带民兵,你在樱花种蘑菇?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锦衣 寒江磐石:流民到山河之主 超神学院之开局签到卡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