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关中士人领袖(2 / 2)

在场之人谁不清楚这一点,有人羡慕杜骥,也有人暗自鄙夷他,认为他踩着妻族上位。

杜骥面色从容,拱手道:“回禀府主,下吏不敢居功,昨夜下吏拜访韦府,是经丈人提醒,才想到府主此行可能会有危险,也是丈人催促我出城示警。”

众人听他这么说,无不惊诧,而诸韦也全都感激地看向杜骥。

倒是韦华神色复杂,估计此刻心里五味杂陈。

刘义真早些时候就已经让人调查过杜骥昨日的行踪,知道他出城前去了一趟韦府,但此刻却装作不信,责备道:“杜主簿,我知道你碍于亲情,不忍韦玄受到其父的牵连,但也不该以谎言欺我。”

杜骥正色道:“下吏不敢欺瞒府主,府主若是不信,可唤来下吏的丈人,当面问询此事!”

“当真?”

“千真万确!”

刘义真闻言,一拍大腿:“哎呀!若无杜主簿,义真险些冤枉忠臣!”

他亲自上前扶起韦肃、韦惠度等人:“韦华悖逆,数典忘祖,就连其子尚且不肯与他同心,又何况是诸位。”

说罢,刘义真逐一向幕府诸韦拱手道歉,倒是弄得韦肃等人手足无措,连道不敢。

在古代,上位者可能会知错、改错,但很少会当众认错。

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脸面、权威。

而刘义真一个现代人,脸皮肯定比古人厚,加之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威望正隆,也不用担心因此被人轻视,自然敢于当众认错。

在场不乏人精,包括韦肃、韦惠度,很多人都猜到了刘义真其实根本不想殃及整个京兆韦氏,之所以闹上这一出,完全是在给杜骥铺路。

韦华倒了,关中士族需要一个新的领袖,刘义真因此力推杜骥。

至于王修,虽然出身京兆王氏,但他早年南渡,一个抛弃了故土的人,又怎么可能会被选择留守关中的士人奉为领袖。

而杜骥不同,他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

在世人看来,是因为杜骥力证,才让刘义真相信了京兆韦氏的清白,罪止韦华,而不殃及整个宗族,所以他们必须要领杜骥的情,否则便是忘恩负义,会遭到世人唾弃。

当然,杜骥除了年轻了点,才三十出头,其余方面他是够格的。

京兆杜氏同样为关中望族,杜骥高祖父便是灭吴的西晋名将杜预,单论出身,就没几个比得上他,如今更是由主簿升为别驾,深受刘义真的信任。

在得到京兆韦氏的感激与支持后,合韦杜两家之力,关中士族领袖,舍杜骥,又有谁能当之。

不过,前提是刘义真能够守住关中。

今天刘义真演这一出戏,也不全是为了杜骥,他需要让关中士人知道:自己绝不会亏待忠义之士,杜骥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安抚住了诸韦,便是发落韦华一家,刘义真冷冷道:“韦华罪大恶极,明日正午,押赴闹市处斩,悬首于城西雍门,我要他看着我如何平灭胡虏!至于其家眷...”

刘义真沉吟片刻,说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充没家产,家眷流放岭南。”

若非韦玄提醒杜骥示警,韦玄一脉,必是满门抄斩,哪能像现在一样,只杀韦华一人。

岭南虽是穷山恶水,但说不定哪天遇了大赦,便可归籍,哪怕刘义真不许他们回关中,也可在襄阳安家,那里是东晋侨置的雍州,皆为乡人。

最新小说: 抗战:枪法无限强化,我狙穿晋西北 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土匪营 特种兵之龙行天下 抗战:让你带民兵,你在樱花种蘑菇?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锦衣 寒江磐石:流民到山河之主 超神学院之开局签到卡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