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楚听说了这件事,既佩服公子偃有魄力,也不再担心他继承赵国的王位以后,威胁到秦国。因为公子偃给李牧的权利太大了,军政大权齐齐下放,必定会埋下极大的隐患。
赵琨委托胡商寻找的各种农作物,也已经陆续寻到了一部分,有胡椒、芝麻、胡萝卜,西瓜、苜蓿等等。
只不过,和赵琨想得不太一样,这个时代的胡萝卜,居然是紫色的。西瓜还没手掌大,有红瓤的,还有黄瓤的,都不是那种很甜很鲜艳的瓜瓤。
不过,这难不倒赵琨,简单的杂交不需要很高的科技,只要不断地人工筛选出更甜更大的品种,将优势品种再次杂交,反复强化优势,就可以得到比较甜比较大的西瓜。
骊山温泉附近,都被赵琨派人种上了反季节的蔬菜、西瓜、甜瓜、小香瓜。冬天也会有又甜又脆的甜瓜供应王室。
这时,位于封地的水上乐园终于建成。吕不韦和赵姬居然在赵琨的地盘上演了一出红眼掐腰文学。
第33章 听墙角
话说秦王子楚对传说中的自来水十分好奇,近来他吃了吕不韦进献的丹药,感觉精神焕发,身体似乎好了不少,就趁着秋高气爽,田园山水如画,带上王后赵姬,微服出宫来到镐池乡。
赵琨和滈水亭的亭长杨樛已经提前准备了许多天。
为了安全,杨樛在主要道路上全部设了卡,严格盘查来往的车辆、行人,闲杂人等是过不来的。
至于镐池乡的百姓,虽然谈不上路不拾遗,但大多数人都遵纪守法,连小偷小摸都非常少见。因为自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一切为“耕战”服务,对百姓实行“军事化”管理。各地的百姓都像军队一样以“伍”和“什”为基本单位,五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
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监督,发现犯法行为请立即举报,否则一人犯法,五家或者十家全部连坐。主动举报的人家,可以免除刑罚,如果隐瞒、包庇犯罪,刑罚加重。
赵琨参观过镐池乡百姓的户籍,登记的极其细致——家中的男丁、直系亲属、女性、未成年人……祖宗三代都清清楚楚。还搞分类,除了一般百姓的户籍,给商贾另外登记“市籍”,官吏有“宦籍”,类似赵琨这样的王室宗亲,有宗室籍。
如此严格的管理,导致一些新迁入秦国的百姓无法适应,甚至频繁地出现一人犯法,整“伍”、整“什”集体逃亡的现象。当然一般情况下,这些人成功逃走的几率约等于零。
赵琨的几个厨娘,就是因为“什伍连坐法”(由管仲发明,商鞅改进),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邻居犯法,导致她们无辜受到牵连,沦为隶妾(女犯),都是一些可怜人。
天气不冷不热,各种瓜果接连丰收,河鱼正肥,景致正艳,恰是去水边游玩的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