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同盟军的士兵们上了战场都异常勇猛,毫不畏惧。
要知道,一旦在战场上不幸牺牲,军队绝对会真心实意地代替你赡养父母、养育儿女。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承诺!
如此一来,真正实现了“一人当兵全家吃饱”的理想状态。
也正因如此,每个军队的征兵点前都排起了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有多少人踊跃参军,新兵的三个月严格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并不是说你成功加入了军队就能高枕无忧,稳稳地留下来。
三个月之后,如果你的表现未能达到标准,依然会被淘汰出局。
由于向北长时间不在山东,如今同盟军的日常管理工作,已经全权交由赵小棠和陈宝瑞负责。
赵小棠更是将第四集团军完全托付给了副手,自己则迈向了更高的指挥岗位,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
如今,向北在军事方面的诸多决策都需要征求赵小棠的意见。
不仅如此,每当向北与赵小棠的看法产生分歧时,最终往往都是向北做出妥协才能了事。
这让向北不禁产生一种自己正在扶持武媚娘的错觉。
由于一下子招募了多达40万的士兵,山东的军工厂显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
面对这种情况,向北不得不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沈阳兵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向北一直在大西洋上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其空间神识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今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00多米!
有了这样的能力,向北此次前往沈阳兵工厂可谓是收获颇丰。
他不仅将所有仓库里的武器装备一扫而空,甚至连生产机器和原材料都一并搬运了回来。
真正做到了,吃完饭再砸锅。
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向北并没有舍得将沈阳兵工厂炸毁。
毕竟,这座工厂可是张大帅的心血,再说要是这样就炸毁了,向北收复东北后还要重新建。
这些搬回来的武器装备,足以装备整整7个军,总计超过20万人!
尽管有如此多的军火,对于同盟军来说,这些物资仍然稍显不足。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向北的这个运输工作,现在他可以接触,大量以前无法购买的军用物资。
只要出现向北看得上眼的,比如电台,雷达,飞机,汽油,药品等。
向北都会留下一部分,借口也很简单,船被德军击沉了,反正我会照价赔偿,又不用掏现金,多运送几次物资作为补偿就可以了。
所以同盟军在这三个多月里,军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向北都有了一种可以和漂亮国扳手腕的错觉。
这几个月随着空间的增长,身体也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具体到了哪种程度他不确定。
反正10个8个的小伙子,不可能将向北放倒。
向北有一种感觉,如果现在回山东交公粮,一晚交个五六次也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