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航空兵团于在北平正式成立。
位于南苑机场的临时航空兵团,在接到矶谷廉介的求援后,不敢有丝毫耽搁,
立即紧急出动了20架轰炸机和10架战斗机组成的护航编队,如同一群钢铁巨兽,呼啸着冲向战场。
济南雷达站发出紧急预警信号,监测到大约有30架不明战机正从德州方向快速逼近济南地区。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向北当机立断,迅速下达指令,要求附近各县的机场立即起飞约150架战机进行拦截。
然而,这场空战的结果却让人瞠目结舌。
就如同三只羊误入狼群一般,实力悬殊的对比使得这场战斗完全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尽管同盟军也付出了损失三架战机的代价,但最终还是以3:30的惊人比分结束了这场短暂而惨烈的空战。
虽然这场空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也暴露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临时机场的跑道过于狭窄,导致战机起降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攻击编队的组织混乱,缺乏有效的协同配合,
使得作战效率大打折扣;此外,飞行员之间的默契程度较差,也影响了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针对这些问题,向北毫不犹豫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下令立即对济南张庄机场进行扩建,以改善机场设施和跑道条件。
同时,他还要求各飞行大队加强飞行训练,
提高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确保在未来的战斗中能够更加高效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与此同时,向北也提出一个特殊要求。他找来工程师,要求对一架轰炸机进行改装,以满足他在实战中的特定需求。
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空中堡垒,它由16挺重机枪组成,分别布置在轰炸机的两侧和前后。
有14.5毫米等口径,其威力更大,能在更远距离上发挥作用,对目标的毁伤效果更强。
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得这架飞机在战场上具有强大的火力。
这一切都源于向北的一次偶然发现。当他意识到自己能够利用空间操控武器时,
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是否可以将一架普通的轰炸机改装成一个武装平台呢?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向北决定付诸实践。
他早就知道自己的空间具有吸收外界射来子弹的能力,这无疑为它提供了额外的防护。
有了这样的优势,他的轰炸机几乎可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它几乎不可能被敌方击落,因为子弹在击中飞机之前就会被空间吸收。
其次,这架轰炸机的油箱永远不会枯竭,给他提供了无限的作战半径。
因为他又可以利用空间携带大量的航空炸弹,
如此一来,向北的轰炸机就像是一个移动的军火库,他自己也因此变得堪比一个航空师。
但也并不是没有漏洞,向北的空间开启能力不能时间过长。
就像北平昏倒那次的事故再也不能发生了,所以空间开启的时间长短就必须加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