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84章 太子等不及要走玄武门了?

第384章 太子等不及要走玄武门了?(1 / 2)

第384章太子等不及要走玄武门了?

对于儿子李象,其实李承乾没多大的在乎,也并不怎么担忧。

虽说主管辽东,强大的权力可能会让其有更多的想法,然只要他当了皇帝,大唐将会是个完全不同的大唐。

不过眼下来说,还是要先坐上皇帝位。

李承乾仔细想过,要顺利接位,这其中少不了李世民的认可。

如果李世民不配合的话,他其实是很难做的。

就像是曾经祖父李渊,当时如果不是李渊妥协,李世民即便是强行上位,也会有很多麻烦。

而李渊的认可,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因为大唐初立,这个时候搞内斗,只会让大唐跟前隋那样二世而亡。

站在李渊的角度去看,老李家的传承,还是很重要的。

谋划了这么久,都给突厥称过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李唐王朝,若是这般崩溃,所有心血都付之一炬。

况且李世民也确实足够优秀,在他的带领下,大唐会更加强盛。

现在李承乾要做的,就是做李世民曾经做过的事情。

要让李世民跟从前的祖父李渊那般,妥协,认可,禅位。

“最近年关,会有不少辽东士卒趁此入城。”

“元昌,你去一趟陆仝那里,让他务必处理好此事。”

李承乾对李元昌吩咐道。

从辽东调兵,化整为零的方式潜入长安,其实是很冒险的行为。

毕竟几百人关系不大,然数万人就很明显了。

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随便一查就知道问题。

必须要有人掩护才行。

长安城的治安,就在于金吾卫管辖。

因此陆仝的配合很重要。

这才让李元昌这个汉王,亲自跑一趟陆仝将军府。

“殿下放心。”

李元昌直接应下。

暮色如墨,陆仝将军府的铜门在寒风中吱呀作响。

李元昌踏过门槛时,檐角冰棱突然坠地,在青砖上砸出清脆的碎裂声,惊得廊下两名亲卫同时按住刀柄。

他却只是抬手整了整玄色大氅,腰间玉佩撞出清响,在寂静的庭院里格外刺耳。

“汉王怎么这个时辰来了?”陆仝快步迎出。

李元昌笑着上前,靴底碾过满地霜:“陆将军这是待客之道?外头冰刀子似的,不请我进去喝杯热茶?”

“汉王请。”陆仝抬手虚引。

书房内,铜炉中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满室凝重。

陆仝将青瓷茶盏重重搁在案上,茶汤溅出几滴,在梨木桌面洇出深色痕迹:“太子殿下可是有新的安排?”

李元昌点点头:“陆将军快人快语。”

“太子有令,让辽东兄弟趁此年关热闹之际分批入城。”

“不过金吾卫的盘查,似乎比往常严了些?”

陆仝心头一跳。

辽东兵入城,不是从现在开始,而是早就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前边的人数并不多,一批不过几百人。

作为右金吾卫将军,这些安排还是很简单的。

但这次汉王亲自过来开口,就不是几百上千人的事情了。

陆仝迟疑道:“不知这次共有多少辽东兄弟。”

李元昌淡淡一笑,伸出三根手指。

陆仝松了口气,道:“请汉王放心,三千人”

话还没说完,李元昌摆手打断:“陆将军莫要弄错了,是三万人。”

此话一出,陆仝顿时就僵住了。

三万人!

太子如今神武军,总共也才三万兵马。

便是这三万神武军,威压长安,便是陛下那边,都感到巨大威胁。

即便是不怎么参加朝会,陆仝也清楚,弹劾太子的奏疏,劝谏陛下废太子的话语,从来就没有停歇过。

只是太子有火炮,打起来必定伤亡惨重,陛下那边顾念亲情,也不忍心下手,亦是不想跟太子鱼死网破。

三万神武军便是如此,再来三万,要是陛下知晓,必然大战将其。

不,不对。

陆仝顿时反应过来。

难不成是太子殿下要动手了。

六万将士,加上太子手中的火炮。

玄武门拿什么去守?

不止六万,先前还有几千人陆续入城,加上自己这边的人手,足有七万兵马。

想到这里,陆仝面色变得坚毅起来。

“请汉王转告太子殿下,臣必定不负所托。”

到了这临门一脚,陆仝心思变得火热起来。

一旦太子登基,这可就是从龙之功啊。

一朝天子一朝臣,届时,他必将飞黄腾达。

李元昌笑了笑,道:“那就劳烦陆将军了。”

陆仝当即道:“为太子殿下效力,臣自当竭尽全力。”

——

次日,夜。

右金吾卫将军府的东跨院,陆仝盯着眼前二十七个裹着粗布头巾的汉子。

这些人昨夜还藏在通化门的粮车,此刻却站在他的私宅里。

“陆将军。”

为首的汉子掀开兜帽,露出一道从眉骨划到下颌的伤疤。

“卑职奉太子殿下之命,带弟兄们来听您差遣。”

他伸手递过一枚铁牌,上面刻着“神威军左厢第三队”的字样,边缘还带着新锉的痕迹。

陆仝接过铁牌时,指尖触到背面的刻痕,那是太子殿下的暗记。

目光扫过众人腰间鼓起的包裹,那里显然藏着短刀或弩箭。

“叫你们头儿出来。”

伤疤汉子退后半步,示意身后一名矮个子出列。那人摘下头巾,露出左耳后一枚不起眼的黑痣。

正是先前陆仝在长安接应过的辽东斥候。

“卑职李三,见过将军。”

陆仝瞳孔微微一缩。

这个李,必然不是他的本姓,而是赐姓。

显然这个李三,立下了不少功勋,是得太子殿下看重之人。

因为辽东三国之人,姓氏少,百姓无姓居多。

或许是巧合,但陆仝宁可误会错。

顿时语气神态就没那么严肃了。

最新小说: 大哥说我天下无敌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都吃软饭了,傻子才争天下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法兰西之父 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大乾悍卒:我有一个蟒蛇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