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觉得这次来东海总算是来对了!
不仅和刘备巩固了友好关系,还学到了屯田之策,甚至还有机会得到刘备的基建援助。
于是孔融怀着美好的心情,与徐庶、关羽等人一一告别,离开了驻地,前往郯县。
.....
此时水泥地已经铺遍了整个郯县。
往日坑坑洼洼,泥泞的道路都被抹平了。
百姓们好奇地踩在水泥地上,感叹水泥的神奇。
“前段时间还好奇太守大人铺这些泥巴干什么,搞得大家出入都不方便,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没想到这灰色泥巴风干后竟这么硬。”
“什么灰色泥巴,这叫水泥!”
“对,水泥!水泥真好啊,踩着真舒服。”
“别说,平时这里到处是灰尘,半日时间房顶就能积一层灰,自从铺了水泥后,现在整条街道都清爽了许多。”
“听说过几天太守婚礼会有很多贵人过来,那些乡巴佬不得羡慕死我们?”
大街上充满了笑声。
刘备、荀衍视察完水泥路回来。
有了张纮分担政务,荀衍轻松了不少,竟也有空和刘备坐在一起喝茶了。
荀衍兴奋不已:
“若是城与城之间用水泥路连接起来,遇到大雨天气,马车就不会发生车轮打滑的问题了。”
“行军和运粮速度也会更快。”
刘备点点头笑道:
“城与城之间的水泥路肯定是要修的。”
“不只是提升行军速度这么简单。”
“走水泥路的速度更快,运输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进而吸引商人过来采购商品。”
“百姓也会因为这条路而赚到钱,这点水泥钱很快就能回本。”
荀衍惊讶道:“这也是你挣钱计划的一部分?”
刘备笑道:“顺手的事。”
荀衍:“......”
好家伙!
荀衍发现刘备从不做赔本买卖。
算起来,放房贷已经是他最大的慈善项目了。
这时有人传报道:“太守大人,有三封信。”
“哦?”
刘备挑了挑眉,这么多信?
一封是袁术的贺词,祝贺刘备新婚快乐,并且附上他的礼单。
除了六车丝绸外,还有一些金银玉器,大约有几十件。
礼单都得分好几页才能写完。
“我靠!袁术这个狗大户!真有钱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嫁闺女,送这么多?”
荀衍笑道:“这是要告诉天下,我们和他是一道的,让其他诸侯掂量掂量。”
刘备点点头:“袁术也不傻。”
刘备又拿起一封信,是糜芳送来的。
他扫了一眼,倒吸一口凉气:
“我靠!袁术包下了全部味精!”
“这一亿钱就这么花了!?”
不愧是你啊,袁术。
出手就是豪横!
荀衍愣了一下,两眼发亮:
“这下铺水泥的钱不就有了?”
“等袁术的钱到账,我们就可以开始动工把水泥铺到泰山奉高,琅琊开阳,还有彭城三个大城。”
刘备点头笑道:“你规划好就行,水泥尽量铺厚一点,多雇一些人挖石灰。”
“我估算不错的话,下个月又有一批肥皂订单,咱们不差钱!”
荀衍兴奋道:“明白!”
这就是跟着刘备的好处了。
有什么才华都可以尽情发挥,钱粮管够,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刘备打开最后一封信,是自家信使的信。
说的是下邳笮融不愿意来参加婚礼,而且态度恶劣。
刘备轻笑一声:“还真有人敢不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