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头想着‘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可嘴头上还是准许了:“你去拿进来。”
寒娟手头空了,等李福才提着食盒进去,她便将荷包拿出给了在门口守着的几个侍卫和元福,只道:“你们侍奉皇上辛苦,这是我家娘娘一点心意。”
元福掂量着手头荷包,那重量不是一般的沉,还是娴嫔会做人。
***
摆在桌边的小碟中,凉糕面皮轻薄剔透,里面的馅料都看得一清二楚。
李福才指着皮面上雕琢出的花朵:“这是茉莉吧?”
韩琛挑眉,拈起一块放在嘴中,那满满有待溢出的茉莉花香,沁人心脾。吃下去不由心情大好,几口便吃完了。
而后有些腻味,便又将银耳莲子羹喝完。银耳莲子羹则与茉莉花味的凉糕有所不同,只放了少许糖,多是莲子的味道,清爽可口,颇为解腻。
做的人很用心,他瞧的出来。
李福才见他心情颇好,便上前给添了一把助力:“皇上,奴才还听说,昨夜娴嫔娘娘将那些孩童的物什都烧了,想来是已经放下。皇上,您看?”
放下手中的碗盏,韩琛吩咐:“你去同德安房说一声,今夜广灵宫掌灯。”
“是,奴才这就去办。”
出了门,看着那晴空万里,李福才低头轻笑了一声。元福不解的上前:“师傅你笑什么?”
李福才瞥一眼过去,故作高深道:“你还小,不懂。”
“哦。”元福蒙蒙的大一声,忽而想起,从腰包中掏出一个比他那个还大的荷包来,“这是娴嫔娘娘赏的,寒娟姑姑没来得及,让我转交给你。”
李福才收下好处,语气颇为郑重地对着元福说:“你记着,无论以后如何,广灵宫那位的事情多留意着,好处总少不了你的。”
元福不懂,搔了搔脑袋:“元福知道了。”
李福才颠颠手中银子,脚步轻快的出了宫门往德安房的方向走去。
***
可能事务有些多,过了戌时一刻皇帝的仪仗才行至广灵宫门前。
宫门两角灯笼高挂,微弱昏黄的灯光下,可能风一吹便能倒的单薄人儿站在门前,手中提着六角宫灯,正面写着大大的福字,笔法不够精细。
可能是怀过孩子,眼前的女子虽是瘦弱不少,但比从前多了一丝韵味,好像在一瞬间成长不少。
下了步撵即刻将人揽进怀中,用温暖的披风将她盖住:“外面风大,你的身子还未好全,怎么出来迎朕?”
闻着熟悉的龙涎香的味道,她放轻语气,显得更加温婉:“皇上许久没来,臣妾怕皇上不识得路。”
“小傻子!”她哪里是怕他不识路,明明是怕他不会来,所以特意在门口等着。
进了屋,韩琛也不着急,静静看着她为自己更衣,平淡如水像是一个平凡妇人给丈夫疲惫的丈夫换衣。
哪想只剩中衣,她却捂着鼻子夸张道:“皇上可是未曾沐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