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怀谦一脸愕然,简直不敢相信她都说了些什么狂悖之言,他左右看了看,再没旁人听见了,而那窦中郎将也驭马走了。
“温如徽、褚蕴意都还有所耳闻,这明宝盈是谁?”国子监的学子都在相互讨论着,“咦?这崔四娘,莫不是崔相家的孙女?她竟也参试了?”
学子们对那卷子上的署名兴致浓厚,左打听右打听的,对文章更是评头论足不断,还自以为是的说出许多高见来。
不过细看文章的学子也有很多,只因他们看得专注,所以大多沉默不语。
秦怀谦走到最近的那块布告旁,问那仰首看得专注的殷初旭,问:“你妹妹可中了?”
殷初旭轻轻摇了摇头,道:“她连从前喜爱的帖文如今都很难一次临完,总是写着写着就出神,她那时能考过女学我都很意外了。”
“她年岁轻,日后若有兴趣再考就是了。”秦怀谦说着摇了下头,也对自己这副前后不一的嘴脸感到无奈,又问殷初旭,“这文章如何?”
“词藻平实,见底深刻,很有李先生那篇《礼乐之本源》的风采,”殷初旭面上有一个看不太出来的笑,“她应该很喜欢李先生,所有有意无意,模仿了文风。”
秦怀谦诧道:“你看过李先生的这篇文章?”
“秦主簿这样问我,意思就是您也看过?”殷初旭反问。
“谁没有看过呢?温先生姑侄俩的文章谁又看得少了?”秦怀谦看清这篇文章的署名,喃喃道:“是那个会降天雷的女娘啊。还真被你说中了,那架势,的的确确是李先生的爱徒了。”
殷初旭随着他一篇篇文章看过去,看到最末一篇,见上头落了秦臻的名字。
秦怀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道:“文章还算有见地的,嗯,字的确是弱了一些,勉强论得上工整。这是末名?一人一印的话,自然越是出类拔萃的文章越会多印,但那些尚可的文章,就成了沧海遗珠了。这五十八人还只是牛刀小试,真不知道她们都是哪里冒出来的。女学开办也不过两年而已,算上还有诗书人家的女儿,我想也不会很多。”
“女官里有几十人去参考了,听说北衙军里也有人去考,”殷初旭补了一句,“圣人那支亲信军。”
“什么?”秦怀谦惊讶问:“圣人那支北衙军还人人识字的?”
“听说起码认得百来个常用字,其中若有佼佼者,便是温先生早年的功绩了。”殷初旭忽然又问:“秦主簿可知这各部衙门里,何处的女官最多?”
“女官自然是在宫里,就算工部有个小小司匠是女娘,其他各部衙门里哪里还有女娘?”秦怀谦不解地问。
殷初旭笑了一声,道:“鸿胪寺下属的主簿厅里近半主簿笔吏都是女娘,这全是宪君公主之功。她少时去往契丹和亲,可汗死后,听说是如今的圣人百般斡旋,让她得以平安归来。宪君公主带回来的手下很多都精通契丹文和回鹘文,进入鸿胪寺简直是如鱼得水,其中主簿厅下属的设档房、?启疏科根本就是宪君公主一手建立的,这些女官的记档只在尚宫局,户部从没有给她们发过一个子的俸料,先帝在时是宪君公主在养着她们,如今则是圣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