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娜·戴温的话也引起不少网友的共鸣,尤其是喜欢夏真的影迷,他们认为这首歌非常励志,不少人认为这首歌写出了夏真一个外国人在美国的心声:无论多么艰难,每天都有阳光。
电影拍摄过程中,原作者尼古拉斯·斯帕克斯剧组探班,也谈了自己的感受:“无论是查宁·塔图姆还是伊妮德·夏都是非常尽职的演员,对电影很期待。”
有原著作者的肯定,书迷反对夏真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
夏真推特下面留言每天都很热闹,英语、韩语、日语,时不时还会有中文,就连《人物》杂志也说“她或许不是推特粉丝最多的一个,但确实范围最广的一个,拥有相当扎实的粉丝基础”。
不少eve也在夏真的粉丝俱乐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感觉真殿去了美国,活泼了不少。”】
【“好想enid啊,今年s.m家族演唱会enid会回来吗?”】
【“东方神起开演唱会了,会不会有enid啊?”】
【“真殿好厉害啊,和好多好莱坞大腕都是好亲故!”】
事实上,随着电影拍摄进程加快,夏真确实有回韩国转一圈的意思,因为《分手信》拍摄过程顺利,比预期收工时间提前大半个月,按照夏真日程,《分手信》后她应该进入《斗士》剧组,可是这部聚集马克·沃尔伯格、克里斯蒂安·贝尔、梅丽莎·里奥等诸位大牌的电影,在资金上却是捉襟见肘,直到现在剧组依然没有凑够足够的资金。
作为演员,夏真自然是不可以揪住导演的领子咆哮“你到底缺多少钱,我补给你”,但凑不齐制作费的剧组,确实会让演员怀疑这部电影是否靠谱,要知道她为了《斗士》已经推掉两部今年开机的电影,若《斗士》还不能如约开机,明年她在美国上映的影片会大幅度减少,曝光率也会随之降低,这个损失对夏真来说是无法估量的,毕竟在美国人眼中她是个外来户,没有作品没有曝光率,很容易给外界一种信号——“她不行了,该回老家了”。
出于对经纪人崔成旭的信任,夏真拒绝了所有档期可能冲突的电影,随时准备进入《斗士》剧组拍摄,每当这个时候,夏真就会和《分手信》女主角莎文娜产生共鸣,等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见尽头的等待。
连导演大卫·o·拉塞尔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电影才能拍摄,更何况崔成旭。
于是夏真决定回韩国活动,长期的等待太熬人了,她要干点别的,出张mini唱片似乎是个好主意,caa是不可能给她出唱片的,因为不值得,万一夏真唱片销售情况不好,还会拖累她的演艺事业,要保证唱片销量,还是要回亚洲。
得知夏真拍摄完电影要去韩国,查宁·塔图姆非常感兴趣,“要不我和珍娜也和你一起去,我和珍娜去韩国再度一把蜜月,你来给我们做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