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风起青萍,真相的代价
林川的拇指在回拨键上重重一按,手机贴着耳朵时,他听见自己喉结滚动的声响。
夏夜的风裹着楼下车流声灌进窗户,他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个泛着冷光的“S”字母,直到苏晚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刚才信号断了。”他语速比平时快了三分,指节无意识地抠着桌角,“鸿泰旧案到底怎么回事?”
苏晚那边有纸张摩擦的窸窣声,像是她正翻着一沓厚重的资料:“十年前,鸿泰资本盯上了林家旗下刚成立的明远医疗。
当时你父亲是董事会唯一反对出售的人。“她停顿片刻,声音里多了丝压抑的沉郁,”但三个月后,明远医疗突然破产清算,账面资金不翼而飞——而鸿泰资本在清算完成后,以三折价格收购了明远的核心专利。“
林川的后槽牙咬得发疼。
他记得父亲书房里有张老照片,是明远医疗成立时的剪彩,林建国穿着藏蓝西装,举着香槟杯的手还沾着墨迹,应该是刚签完文件。
那时的他眼睛里有光,不像现在总熬得发红。
“天启。”他在意识里低唤。
熟悉的数据流在意识海翻涌,白大褂少年的虚影从光雾中浮现,指尖轻点,十年前的财经新闻、林家集团财报、林建国的行程记录像碎玻璃般拼凑成时间轴。
林川盯着悬浮在眼前的日期——明远医疗宣布破产那日,林建国的行程单上赫然写着“纽约国际医疗峰会,为期十五日”。
“所以当时我爸根本不在国内?”他对着手机喃喃,“那是谁签的清算文件?”
苏晚的呼吸声突然加重:“我查了工商档案,清算决议是时任明远医疗总经理张立群代签的。
但张立群三个月后就移民加拿大,现在下落不明。“
林川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想起上周在父亲办公室,看见张立群的照片还挂在“十年功勋员工”的墙上,相框边缘落了薄灰。
原来有些“功勋”,是用整个公司的崩塌换来的。
“晚晚,”他捏着手机的手沁出薄汗,“你说鸿泰的幕后股东......”
“还没查到。”苏晚打断他,声音里带着少见的疲惫,“但我在旧资料里发现,鸿泰当年的法律顾问是苏式律所——和我爷爷当年开的事务所重名。”
林川的瞳孔骤然收缩。
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刺耳,他望着电脑上那个“S”,终于明白为何会觉得眼熟——那是苏式律所的旧logo。
第二日清晨,林川站在林家集团顶楼会议室门口时,衬衫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他盯着玻璃门内的投影屏,上面跳动着“江湾科技园区”项目的亏损数据,几个高管的声音透过门缝钻出来:“张立群负责的二期工程拖了三个月,再不让位,集团要赔进去两千万!”
“换人不如用人。”
林建国的声音像块压舱石,稳稳镇住了会议室的喧嚣。
林川推开门的瞬间,正好看见父亲抬眼望过来,镜片后的目光里没有平日的严厉,倒像是在看什么易碎的东西:“有些人,值得再给一次机会。”
会议室内的目光唰地转向林川。
他数着墙上的挂钟秒针,听见自己心跳的节奏和秒针重合——这是父亲第一次主动让他参与高层会议,也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和他对话。
张立群坐在长桌末尾,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
林川注意到他鬓角的白发比上个月更多了,领带歪在锁骨处,像条被踩皱的蛇。
散会时,林建国拍了拍他的肩,掌心的温度透过衬衫渗进来:“中午一起吃饭?”
林川望着父亲眼底的血丝,突然想起昨晚天启分析出的另一个数据——林建国这半年的体检报告里,心率失常的记录多了七次。
他喉结动了动,最终摇头:“我还有事。”
林建国的手在半空顿了顿,又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收回,转身时西装下摆带起一阵风,吹得桌上的文件哗哗作响。
林川等所有人都离开后,才走到会议室角落的内线电话前。
他按下助理的分机号,听着忙音一声接一声,指节抵着冰凉的话机,突然想起苏晚说的“秘密像榴莲”——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榴莲要长那么厚的壳。
“喂?”助理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林川望着窗外飘起的雨丝,雨幕里,林家集团的logo在玻璃上投下模糊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