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吴四宝几乎把全部家底和这次抢来的钱都交由林秉诚运作。
钱当然是放在吴四宝名下账户,但全权委托林秉诚打理。
随着资金到位,林秉诚开始稳步拉升股价。
面对市场抛压,他果断全盘吃下,当股价攀升至一定高度后,林秉诚却突然停止操作了。
"为何不乘胜追击?"吴四宝不解地问道。
林秉诚晃着酒杯解释道:"四爷,现在获利盘堆积太多。若不先洗盘,继续拉升时会遭遇沉重抛压,届时我们岂不成了接盘的了?"
吴四宝似懂非懂地点头:"具体操作我不管,你只要最终能兑现承诺就行。"
"四爷尽管放心。"林秉诚举杯相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日,林致远来到石川商行。他先向周慕云询问有没有要紧事务,随后拿起案头的报纸开始浏览。
林致远每天都会让属下买来沪市的各个报纸,查看近期发生的大事。
这是他的日常习惯,尽管身处"孤岛"时期的上海,但通过对比各家报纸的报道,再结合他的前世记忆,仍能拼凑出时局的大致真相。
桌案上的报纸既包括《新闻报》《大美晚报》等中立报刊,也包括日伪发行的《新申报》。
他先是翻阅了几份中立报纸,未见重大新闻。
然后拿起日伪发行的《新申报》,头版赫然刊登着汪伪政府在金陵正式成立的巨幅报道,通篇都是谄媚之词。
而副刊则是在大肆鼓吹"大东亚共荣圈"下的经济繁荣,特别提到上海股市蒸蒸日上。
林致远前世就是老股民,对A股又爱又恨。他看着这些夸张的报道,不由好奇:这个时代的股市,如果有大盘指数,不知会是多少点?
他放下《新申报》,像是想起什么,又拿起了《新闻报》看了看。
在《新闻报》边角处瞥见一则报道,揭露某些侨商与76号勾结操纵股市的丑闻。
他立即唤来周慕云:"去查查这件事。"
凭借石川商行在沪上的影响力,周慕云仅一日便查清了来龙去脉。
次日,林致远放下手中的调查报告,“你确定他们在打沪新纱厂的主意?”
周慕云肯定地点头:“他们在华商纱布交易所有一个贵宾室,吴四宝是让南洋的一个侨商帮他打理的。并且为了抬升股价,吴四宝还让76号的人到处搜刮棉纱,现在棉纱在整个沪市几乎都没什么现货了。”
林致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见识过后世层出不穷的操盘手法,倒要看看这个时代的金融玩家能玩出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