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这是好事,待咸宜的婚事结束,孤便唤宗正寺的人过来洛阳,替你筹备大婚之事。”
听见李琚要自己给他保媒,李瑛也没有拒绝,很干脆的应下。
作为玄宗诸子之中,除了皇长子李琮之外的最年长者,他对于这些团结在他身边的兄弟,一向是爱护有加的。
只是保个媒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何况李琚早日成婚,对他来说也是好事,毕竟,只有有了软肋的兄弟,才会一门心思的团结在他身边......
李琚闻言,则是大喜过望,急忙行礼道:“多谢二兄。”
“无妨,都是自家兄弟,何必见外?”
李瑛摆摆手,态度分寸拿捏得刚刚好,既能让人感到亲切和尊重,又不至于让人因他好说话而失了分寸。
随着兄弟三人的话音落下,站在李瑛旁边的青年,也终于向两人拱手行礼道:“见过鄂王殿下,光王殿下!”
青年一身大红色喜服,正是今日大婚之中的男主角,驸马杨洄。
杨洄,光听姓氏,便知道此人定然与弘农杨氏关系匪浅。
而事实,自然也是如此。
杨洄,出身弘农杨氏华阴房,属于弘农杨氏旁系,与杨玉环算得上是同族。
同时,杨洄还是观国公杨慎交与长宁公主之子,唐中宗李显外孙。
真要算起来,李琚和李瑶都得叫他一声表兄。
只不过,这位男主角今日的戏份并不多,甚至连与咸宜公主同框的画面都很少。
毕竟,大唐的驸马嘛,懂的都懂。
而李琚和李瑶,听见杨洄的问好声,也只是礼貌性的点点头,态度可以算得上是冷淡。
毕竟两人和咸宜公主的关系可算不得好,刚才还起过冲突。
再者,李琚要是没记错的话,在原来的历史上,这个杨洄可是也参与了参与构陷和迫害皇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之事。
虽说现在那些事情还没出现,但既然知晓了历史的走向,李琚也实在很难对他热情起来。
杨洄碰了个不轻不重的软钉子,脸上不禁有些尴尬。
但很快,他就调整过来,笑吟吟地对着李瑛拱手道:“殿下,眼下天色已晚,臣还要先回城去筹备晚宴,便不打扰三位殿下议事了。”
李瑛轻轻颔首:“驸马自去,孤与二位皇弟稍候就来。”
“是,臣告退!”
杨洄言罢,再次转头朝着二人颔首,旋即阔步远去。
望着杨洄的背影,李瑶若有所思,片刻后,冷不丁道:“二兄,这个杨洄,看起来不像是个好人,你以后还是别和他走太近。”
听见这话,李瑛顿时哑然失笑:“你这话说得,他好歹也是咸宜的驸马,就算没有这一层关系,他也是长宁姑姑的儿子,论起来都是亲戚,你说话也别太刻薄了。”
“我倒是觉得,五兄说得不错,二兄你把别人当亲人,只怕别人却是恨不得将你除之而后快。”
李琚收回目光,却是罕见的主动出声附和了李瑶。
李瑶更是像有了倚仗,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道:“你看,连八弟都这么认为,那姓杨的肯定不是好人。”
李瑛摇摇头,对两人的话不置可否。
淡淡道:“行了,都少说几句,省得叫旁人听了去,伤了亲人之间的情分。”
听见这话,李瑶与李琚不由得对视一眼,随即齐齐撇了撇嘴,但终究还是没继续多说什么。
“走吧,先去公主府用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