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医政初探(下)(1 / 2)

张介宾的未言之意,朱慈炅其实听出来了。

如果把医院纳入国家机构,那么官僚化、腐败化,总之政治机构的各种毛病同样会浸染医院系统。

朱慈炅不介意技术官僚当政,而且儒家从来不排斥医家,大明朝的高官如果不是对洋和尚感兴趣,大部分都会学点医术,朱慈炅就见过黄立极和张介宾探讨医术养生学问。

朱慈炅可不相信什么学医救不了中国,那是没有把医理和治国结合。他遇到的很多问题,居然都能从医理上找到答案,这让他对中医学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朱慈炅想到此处便觉得张介宾有些夸大其事了,毕竟真从医疗这条线杀出重围比科举困难太多了,朱慈炅虽然提高了医疗官员的品级,但品级和权力不是一回事。

至于所谓的权力斗争,一个小公司里还充满了勾心斗角呢,无所谓。

“朕知道了。还有其他吗?”

张介宾感觉到了小皇帝的敷衍和不以为然,他虽然很少和朱慈炅如此郑重的讨论政务,但他对朱慈炅也算是相当了解了。要知道张介宾也是朱慈炅的潜邸老臣,要论和朱慈炅的相处时间除了宫中太监就数他最久。

张介宾不动声色的暗自摇头,朱慈炅表面看起来很能纳谏,实际骨子里相当犟种,如果没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单单是各种预测很难改变他的决定的。

“对于皇上的医药分离,老臣分辨不出好坏。在老臣的毕生见识中,医药从来是不分家的。皇上说的分离,老臣不是很看好。皇上应该还记得登闻鼓之事,福德店在皇上手中都能制造假药,如果投入商贸,老臣担心未来会遍地假药。”

朱慈炅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

张介宾察言观色,发现朱慈炅似乎仍然没有放在心上,有些急了。

“皇上,假药危害甚大,不只是信誉问题,有些假药能致人死亡的。”

朱慈炅面露微笑,认真的看着张介宾。

“朕明白,所以有药监局的设置,所有制药工坊和出品的所有药物都必须取得药监局的凭证。朕不会因为福德曾制假药就因噎废食,福德之所以能制假药就是挂了个皇家的招牌,无人监管。

当药监局成立的那天,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清查福德出品的所有药物,从原厂抽查,从市场上抽查,如果不合格,立即封禁生产。”

张介宾并不满意这个答案,当即反驳。

“如果官商勾结怎么办?以医为官,不就是给了医者受贿的机会吗?”

“既然享受了朝廷的福利,当然也要接受朝廷的监管,吏制自有朝廷法度。”

张介宾不语摇头,他总感觉医道要被玷污,他对朝廷官员没有好感。巡抚内阁欺瞒天下,现在皇帝也开始欺瞒天下了,那么中下层又欺瞒了多少。

“皇上,医者应该扬道,而非扬术。皇上此制有扬道之处,但更多是扬术之举。当医者失道,效政之所欺,天下则无信也。病者求医有疑,医者治病存诈,久而久之,世风日下,于国亦有弊。”

朱慈炅有些恍惚。

他仿佛看到袁可立复活了,一脸鲜血骈指如剑指着他,“吾殉道也,吾乃华夏衣冠最后的守墓人。”

他又依稀看到感冒患者进到医院,面无表情的医生冷漠开口,“抽血化验,再查个CT。”然后随手给男患者的用药中加了个妇炎洁。

沉默中的朱慈炅拿起水杯,低头喝水,深思有些飞远,勇气也稍稍退却。

他心中叹息,医者失道之事应该还远,朕暂时没有办法,如果此生都无法解决,留与子孙吧。或许术至精时,亦能破道。

“此医政选取部分先于南京施行,有些事总要经历过才知道真正的利弊。有些路也要有人先走,就算是弯路,总比固步不前的好。”

最新小说: 大哥说我天下无敌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都吃软饭了,傻子才争天下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法兰西之父 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大乾悍卒:我有一个蟒蛇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