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修文的路很难走,他要左右逢源、两边拉拢,势必就要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所以今日,秦修文明确告诉申时行,他们可以在某些事情上进行合作,但是想要他成为申时行集团的马前卒,这并不可能。
虽然今日没有完全达成申时行的目的,但是想来对于这个结果,他们应该是尚且可以接受的。
秦修文的度把握地艰难又准确。
哪怕申时行等人再怎么不满秦修文不愿意彻底倒向他们的选择,但是当三日之后,万历在朝会上主动自己取消了“摘星楼”修建一事,愿意一次性将拖欠京官的俸禄全部发放下去之后,申时行集团的人,也是无话可说了。
对方的能力摆在那边,就是可以如此轻易地说服皇帝的决策!
甚至于,他如今还做着两位皇子之师,不管谁做太子,是不是也意味着,秦修文能轻易影响下一任君主?
已经错过了将他在微末之时掐死的机会,如今打打不死,杀杀不掉,完全拉拢人家也不乐意,只能委委屈屈在互相需要的时候合作一番,再不对付的时候再马上翻脸。
秦修文,确实是势不可挡啊!
而秦修文这边,却是对这次的结果非常满意,他预备改革大明的对外策略,所以以往只需要照本宣科的东西都需要变更,这里面若没有内阁的支持,又要生出不少事端。
能让内阁少找他茬,本身对他来讲就是一种支持了,所以做一些投桃报李之事,秦修文也乐得做个好人。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各国使团进京的日子,按照惯例,这些使团将在七月陆续在京中集合拜会朝供,而鸿胪寺,就是接待这些使团的官方机构。
第168章
向大明朝供的国家和地区有一百多个,大明为了自己面子上好看,往往称这是盛世空前,四海臣服、万邦朝圣。
但是实际上绝非如此。
在一开始明初的时候,大明为了展示自己泱泱大国的风度,尤其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许多遥远小国都知道了大明的富饶和强盛,而且大明的朝供制度一向是“薄来厚往”,有些饭都吃不饱的地方听说了这等好事,当然盼星星盼月亮,不远万里也要来大明朝供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