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必调宗卷了,刚刚孙大力说的都是真的,确实是我调换了两人的身份上报到了大理寺和刑部,确实是我收受了贿赂三万两银子,这笔银子就藏在我书房正东面那堵墙的夹层之中,我有罪!还请皇上降罪!”
陈知县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罪责,让其他彰德府的官员都松了一口气,包括许国都心里对这个人惋惜了几分——确实是个识时务、懂进退的,只是……,哎!
人证物证俱在,同时陈知县还说了孟安城的去向,万历亲自下令将人抓捕归案,同时命人去孟家将尸首让仵作开棺验尸,确认是孙林的尸首后归还给孙大力,孟家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孟家人悉数抓捕归案,交由刑部追查全部内情,而陈知县当场被摘了官帽,由一队锦衣卫押送入京,交由大理寺审理。
陈知县仿佛已经万念俱灰,只是在被锦衣卫押着走过卫阳升的时候,嘴巴张了张,比了个口型。
卫阳升看懂了,陈知县说的是“家人”。
只是如今他自身都还难保,哪里能救得了陈知县的家人,唯一还算好的消息就是皇上目前还没有直接发落他,但是他已经觉得脖子上凉飕飕了,估计等到这场大戏收场,下一个就会轮到他!
但是他依旧一脸郑重的点了点头,陈知县这才低垂下头,彻底没有了挣扎之色。
卫阳升不傻,当街断案,要的就是马上出个结果,那么多百姓看着,若是拿不出一个让人拍手称快、众望所归的结果,那么致朝廷威严于何地?致《大明律》的公正于何地?致普通百姓安危于何地?
只有像刚刚这般,快刀斩乱麻,冤有头债有主地将案子先定性下来,处置完恶人,才能保住朝廷的公信力和威严,才能让万历皇帝在百姓口中不至于变成一个昏君。
然而,外头的事情解决了,安抚住了老百姓了,关起门来继续追责的话,他这个彰德府的一把手,怎么都逃脱不了干系,现在只看许座师能否全力救他了。
彰德府的巡视不欢而散,万历连用午膳的心情都没有了,直接回了住所。
虽然案子断的干净利落,但是万历心里恶心地和吞了一只苍蝇似的!什么国泰民安、什么盛世,都是他们这些欺上瞒下的东西营造的假象!偶尔出来一趟都遇到这种惊天大案,一条活生生的人命,三万两的银子!想到这个数目,万历更是出离地愤怒了!
a href="<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arget="_blank">https:///tags_nan/kejuwen.html</a>"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gt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