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如今卫辉府的税入特别多,甚至已经和松江府相媲美,所以群臣压下了催促他去卫辉府就藩之事,皇兄也默契地没有提起——他去了卫辉之后,卫辉府的许多税入将会入他潞王府的腰包,他们是舍不得了啊!
潞王知道是这个原因的时候,简直就是哭笑不得同时又有一丝落寞。他从小在金玉堆里长大,在金银上母后皇兄从来都是溺爱着来的,甚至出于一种过度补偿的心理,会给他大肆办婚宴、大肆修建潞王府,潞王比一开始的万历更加不知道钱为何物,一直就是到现在,他也是挥金如土,从来不曾为银钱操过一丁点心。
他从不在意钱,他的生活合该醉生梦死、挥霍无度,这是所有人对他的期待。
而今,他猛然发觉,原来一切已成定局之事,依旧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影响到够多够广,就连他已经修建好、花了巨额银两的潞王府,朝廷也可以先闲置在那边,对自己这个已经成年了还在京城中晃悠的藩王可以视而不见。
这一切,都是因为秦修文。
不管是在卫辉府的秦修文,还是在京城中的秦修文,都让潞王对此人又敬佩又喜欢,让潞王忍不住以朋友之义相交,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与潞王身边曾经的狐朋狗友完全不同。
现在也是因为秦修文,万历居然交给了潞王如此重要的一件事,这是他第一次正经办差事,虽然这件差事未必光明正大,甚至被朝臣发现后对他名声有碍,但是潞王不在乎,他从来不在乎这些东西。
但是能和秦修文一起办成一件事,他很在乎。
潞王不知道的是,这件事不仅仅他在乎,郑贵妃也很在乎。
万历在郑贵妃面前藏不住事,等和潞王以及秦修文商议好出海之事后,就在一次就寝时,得意地将事情说了一遍。
这不是什么正经朝事,这是万历自己的赚钱大计,他的内帑有多少银子郑贵妃一清二楚,要动用大笔银两,自然也瞒不过郑贵妃,与其让她东想西想,倒不如提早如实相告。
郑贵妃听罢之后,原本垂放在万历腰间的玉臂微微缩回来了一些,脑子里想了许多,心一横,突然道:“陛下,您可有想过去卫辉府巡视一番?”
万历惊愕地转过头看向郑贵妃,不知道她何出此言。
他在与郑贵妃讲他海上的贸易计划,她怎么会想着让他去卫辉府巡视?
况且,万历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出过宫门,更没有出过京城。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是他从小受到的帝王教育中很重要的一条,同时天子守国门,国门就在京城,他如何能轻易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