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眼看着这样一项天大的历史工程性事件,真的要被办成了,也真的在进行中的时候,原本在朝堂上只做泥塑木胎的人也开始反应了过来,并且达成了一个共识——这事太大,不是秦修文这般小儿可以去主导的!
原本,许多人觉得这事是做不成的,那么大一个工程,驱动多少人力、花费多少银两?投入的人力物力这么多,但是又有多少马上能看到的增益?难道前人没有提出过类似的想法?不过是徒劳而已。
很多人只当作一个笑话在看秦修文上蹿下跳。
而申时行的震怒,更多的来自于一个当朝首辅被驳了面子的愤怒,他并没有真正的动用太多自己的嫡系力量去参与争斗,而是做一个顺水推舟的人,这符合申时行一惯的行事作风。那些阻挠者除了想在秦修文募集到的银子里分一杯羹外,也是想在首辅面前献媚,而自发地去当马前卒而已。
而现在么,秦修文阶段性的成功,唤醒了很多之前不屑一顾的官员,但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加入到秦修文的队伍中去,支持秦修文的修路工程,而是想当然的要摘果子。
秦修文从来不以最恶的想法去揣度人性,尤其是这些朝堂庸蠹的人性,他已经领教过几回了。
当然,这个世界上除了阴暗面也有光明,秦修文身边如今也聚集了一群人,户部中除了广西清吏司上下已经成了秦修文最忠实的拥护者外,还有许多户部其他司的低阶官员开始向秦修文靠拢,甚至朝堂中一些其他部门的官员也有向他递过拜贴,不过大多不是高官之列,且有些过于理想化,做事冲动且愤青,四书五经确实教化了他们的脑子,思想很是崇高,但是此刻的秦修文却还不敢用他们,这些人秦修文统一评价为手段没有跟上思想,知行无法合一,只能先书信往来,再暗中留意是否有可用之人。
也是,能和他师傅宋纁一般,位列正二品大员之列,过了耳顺之年,见识过朝堂动荡,在泥淖一般的黑暗中却依旧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者,这世上又有几人?
当秦修文将自己的后续计划,和宋纁全盘说出的时候,宋纁不仅仅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反而对他大加赞赏,帮他祥实了计划不说,还四处奔走,引荐了几位可信的办事之人,甚至动用自己了一些老关系,帮秦修文保驾护航。
至此,秦修文对这位师傅再没有任何不信的。
不怪秦修文的小人之心,甚至于在和师傅宋纁说出自己的计划时,他依旧准备了后手,防止宋纁突然背刺,自己无法招架。
在现代的金融市场中,秦修文曾受到过几次的信任危机,导致他付出了十分惨痛的教训。再加上他从小见惯人情冷暖,所以后来若非他绝对信任之人,他是不会将后背袒露给任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