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清被这么一顶大帽子扣下来,气的正要跳脚争辩,可是听到秦修文接下来的话,向清彻底无言了。
“若是天下人都来投稿,“卫辉时报”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如果你们中有人做出一个农业板块,将如何更好地育种选苗,如何观测天气,如何更好地喂养家禽等文章普及天下,只要能惠及一方百姓,亩产增加,家禽肥壮,那么选出这篇文章的编辑是何功劳?”
向清的脸色涨的通红,但是在秦修文锐利的目光下,他渐渐地移开了视线,不敢再和他对视。
“再倘若,有妙手仁心的板块,给所有人讲解一下如何防范疫病,发热之后如何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给人散热,如何正确的识别常用草药,遇到小儿风寒咳嗽如何处理,倘若有一人,我只讲一人,有一人能因此获救,重获新生,那么选出这篇文章发行的编辑该是何功劳?将这份报刊推广到各个地方,能被更多人看到的人,又该是何功劳?”
“东汉张仲景写《伤寒论》,唐时孙思邈创《千金要方》,北魏贾思勰有《齐民要术》,元时亦有《王祯农书》,咱们巍巍中原,历史悠远,能人辈出,不缺典籍珍本,可是这些真正有益于天下人的书籍都在哪里?在世家大族的珍藏里,在我们文人打发时光的闲书里,却不在那些最需要的人手里!就是到了今时今日,谁能知道没有大才之人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难道我们也要将这些东西埋藏起来,等到后人来挖掘吗?一本书三两五两白银,珍本几十上百两,普通百姓连书本都买不起如何去读书?若是只需要十文钱就能买到一份有用的报纸,是否能让更多的人读一读书?识一些字?”
“大明不缺百花齐放的思想,不缺匡扶天下人的技法,只缺将文化将思想传播于世间的人,而如今,汝居然不以此为荣?不欢欣鼓舞?本官实在费解啊!”
向清沉默了,所有人都沉默了。
向清只觉得自己一颗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了,自己浑身的热血都在往自己的脸上涌去,手脚甚至在发抖!
“若是诸位还有人想走,大门就在那边。”秦修文手指一指大门处,所有人却都默契地往后退了一步,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最终,向清心甘情愿地低下了头颅,对着秦修文一揖到底:“大人,学生失礼了,还望恕我无知之过,日后定当尽心竭力,再不口出狂言!”
其余五人也都跟着行礼,异口同声道:“我等必当尽心竭力,不负大人期望!”
a href="<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arget="_blank">https:///tags_nan/kejuwen.html</a>"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gt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