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650章 加封上柱国,大闲人刘宽

第650章 加封上柱国,大闲人刘宽(1 / 2)

刘宽想了想,道:“天工院目前诸位同僚中,以黄淮为人最为持正,且在自然科学方面学识也颇为不错,可为院正。”

“此外,杨士奇为人干练、通晓俗务,又在天工院办事多年,可为院副辅佐黄淮。”

“至于那些科学家、研究人员,只需保证他们的待遇、地位,让他们能专心各自的研究项目即可。”

朱雄英听了微微点头,因为刘宽所推荐的人选倒是跟他心中的人选差不多。

只不过,他心里更属意杨士奇为院正——此人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见识差了些,但办事却很好,至少很懂得揣摩他的意思。

然而,朱雄英想起原历史上,杨士奇乃“三杨之一”,且是三杨的核心。很有可能就是原历史上,文臣通过内阁获得与大明皇帝暗中分庭抗礼之权的核心人物,心里就对此人多了几分提防。

念及此处,朱雄英便道:“那老师致仕后,我便让黄淮接任院正了。对了,对于天工院、自然科学院将来的发展,老师可有什么建议?”

刘宽道,“如今天工院、自然科学院中研究单位众多,且每年乃至每个月,都不断有新的项目申请。”

“这固然是我大明科学蓬勃发展的一种象征,但并非所有的研究项目都值得投入资金、人力去搞的——有些研究项目本身就是条死路,投入再多也会徒劳无功;而有的研究项目即便成功,意义也不大,得不偿失。”

“咱大明如今虽然有钱,科研人材也越来越多,却不可肆意浪费。因为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只怕以后问题会越来越大,最终成为朝廷的一大财政负担。”

“所以,臣觉得今后自然科学院得成立一个专业的项目审批小组,专门来负责审批哪些项目值得立项研究。”

“同时,朝廷每年对天工院、自然科学院的财政投入也该有个预算,不能随意拨发。”

朱雄英很聪明,一听刘宽这话就明白了。

其实如今大明每年给予天工院、自然科学院的财政预算也是有定数的,只不过这个定数基本由皇帝和刘宽两个人确定,且主要是由刘宽确定。

因为刘宽来自后世,有后世的见识,很多项目一了解,就知道其前途如何,值不值得立项研究,又该投入多少钱财、人力。

刘宽一旦退休,没了人指导,自然不能再用以前那种以人为主的审批办法。

如此一来,成立一个较为公正、专业的科研项目审批部门就很重要了。

除此外,朱雄英因为太过重视发展科学,几位这几年对天工院、自然科学院的经费除了有求必应外,有时候甚至会越过刘宽直接予以经费、人力上的支持。

在刘宽看来,其中好几个由朱雄英做主定下的项目都是没必要的,只不过碍于朱雄英是皇帝,他没好意思说罢了。如今将要退休,他才委婉的劝谏了一番。

朱雄英虽然觉得如今大明财政很富裕,可考虑到这是刘宽退休前的建议,还是听进去了,道:“老师放心,后面我会让天工院、自然科学院成立专门的项目审批小组的,在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上也会慎重些。”

刘宽,“若无别的事,臣就告退了。”

“嗯,老师回去便是。”

数日后。

在朝会上,朱雄英当庭宣布刘宽致仕的事,并下了一道圣旨。

这道圣旨叙述了刘宽在大明为官三十余年来的种种功劳,最终除了保留刘宽太子太师的荣誉官衔外,又给加了个上柱国的荣誉官衔,并且宁国公爵位也变成了世袭的。

可以说,到此为止,刘宽在荣誉上已经完全和徐达这位大明开国最大的元勋武将并列了。至于和李善长、汤和等人相比,自然更不差。

最后,圣旨还封刘宽嫡次子刘长安为安诚伯,封刘宽嫡女刘若月为安佳郡主,刘宽妾室苏采薇也再次得到封赏,为二品夫人。

最新小说: 谍战:动物都是我的内线 平民到皇帝我只用一成实力 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异瞳狂妃:邪帝,太凶猛! 御前女官上位记 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