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康,只有走投无路的穷人才会去当兵。
有句老话说得好,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
富贵乡有几个寡妇村,都是家里男人去当兵导致的。
她自己不也是寡妇?
杨四郎不吭声了。
杨母眉头紧锁,满面愁容。
杨招娣则道:“等爹回来,看看他借了多少,能还就还了!”
很快,她用从婆家带来的面粉摊了几张鸡蛋饼,又往饼子里夹了一点炖肉末和咸菜。
粟米饭也蒸好了。
杨四郎馋的哈喇子都快留下来。
杨招娣给母亲盛了一碗粟米饭,又从陶锅里舀了一勺肉汤淋在饭里,又将卷好的鸡蛋饼递过去,“娘,吃吧。”
“哎,太浪费了,这都够我吃三天了。”杨母心疼的不行,杨招娣好说歹说,她才动筷子。
杨四郎早就迫不及待了,学着三姐的顺序,给自己来了一碗肉汤盖浇饭,一口下去,他发出了驴叫,“太好吃了!”
“小点声。”杨招娣无奈的白了他一眼。
“姐,你在赵家,吃的就是这个嘛?”
“也没有顿顿吃这么好。”杨招娣说道。
杨母好奇道:“之前你婆家不是饥荒吗?”
杨招娣叹了口气,“这件事说来话长.......”
好一会儿,杨招娣把事情经过大致说了一遍,杨母咂舌道:“亲家公现在给姚家办事,难怪出手这么大方。”
杨四郎激动了,“姐,那赵大爷能带我一起收山货吗?”
“这个......应该可以吧。”杨招娣迟疑了一会儿,“具体的我要先问问。”
“要是赵大爷能带我干,我肯定能解决家里的饥荒。”杨四郎信誓旦旦的说道。
正说着呢,外头传来一个低沉声音,“孩他娘,开门!”
“你爹回来了。”杨母急忙放下了手里的筷子,起身去开门。
杨招娣也是急忙起身,迎了出去。
打开门,杨树林背着竹篓进来,看到妻子,脸上带着笑意嘴上却埋怨道:“大白天的,闩门作甚?”
“爹!”杨招娣也是急忙过来取他背上的竹篓。
“招娣?”
杨树林看着多日未见的女儿,先是一喜,旋即皱眉,“你怎么又回家了?婆家又饥荒了?”
“这赵老三,也忑不是个东西了......他要是养不起你,就回来,你爹没什么本事,养一个老姑娘还是没事的!”
杨招娣又是感动又是好笑,“没,这次就是回家来看看!”
“有什么先进去再说。”杨母左右看了看,关上简陋的竹门,然后推着丈夫往屋内走。
“他娘,你推我作甚?”杨树林被推进里屋,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桌子前大快朵颐的儿子,“四郎,你吃的是.......”
杨四郎这会儿夹了一块大肉,刚送到嘴边,他爹就进来了,干笑一声,把肉往他爹面前一送,“爹,我姐炖的红烧肉绝了,您来一块不?”
“红烧肉?”
杨树林大脑宕机。
家里都断粮了,这肉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