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穿越关羽,从水淹七军开始 > 二十八章 战争本质上打的是经济

二十八章 战争本质上打的是经济(2 / 2)

曹操的军事策略之所以在赤壁之战时失效,主因还是长江天堑有效的保护了江东和江南经济不受战争影响,民安则军心稳定,因而使得周瑜在赤壁相持中等到击败曹操的良机。

赤壁战败后,曹操意识到中原经济体量尚不足以支撑其统一天下,南北经济仍处均势,故相当长一段时间未再向江南采取军事行动。

回邺后,曹操专注经济发展与内政建设,持续积蓄国力。

曹魏领土虽广,占有中原九州之地,但其经济重心仅兖、豫、司、冀四州。

幽、并、凉三州地广人稀,面临西北方外族威胁,无法提供资源。

荆、扬两州则因仅占有其中一小部分,产出不足,且长期面临孙刘两方的军事袭扰,军资供给还需由中原拨付支援。

当然,季汉与东吴同样也有意识到经济是根本支撑,因此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在关羽所知的那个时空中,诸葛亮北伐前平定南中,旨在确保后方安稳,并以南中资源助力北伐,包括赋税、耕牛、战马及金银盐铁等,为北伐提供物资保障。

此外,南中地区亦是季汉兵力的重要补给地,其中一支精锐山地部队无当飞军,正是由当地少数民族成员所构成。

南中对季汉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军事物资的主要来源地,也是稳固的大后方。

同时,诸葛亮仿效曹魏,于汉中实施屯垦,以储备粮食及其他物资。

但季汉因体量小、空间有限,故以外交和战争弥补不足。诸葛亮频繁北伐,将季汉转为战时体制,采取以攻为守策略,消耗遏制曹魏发展速度,旨在延长季汉国祚。

原时空里,季汉灭亡归根究底是因疆域狭小,物资积累难以支撑军事战略。

东吴构建长江防线之际,亦着力发展经济,于防线各军镇推行屯田,以备持久之战。其时,西陵、江陵、浔阳等地均为东吴重要的屯田区域。

但受限于南方开发较晚,且东吴多山越,江东政权实际控制土地有限,加上东吴政权天生就有结构性缺陷,世家豪族各有私心,进一步制约东吴发展上限。

关羽深知此理,故而此次荆州之战虽大胜,占有三洲之地,却并不以喜,反而忧心忡忡。

季汉当前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搞钱,搞钱,还是搞钱。

先着力发展经济,以此为基,而后通过经济战占据优势,最终辅以军事手段达成目的。

简而言之,三国鼎立源于经济均势。

当曹魏的经济强势到远超越孙刘,彻底打破经济平衡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军事上的猛烈攻势。

因此,三国间的竞争核心仍是经济实力的比拼,军事行动不过是经济实力在战场上的一种实际验证方式。

至于魏吴联盟,关羽并不以为威胁。

国与国之间处处都是算计,昔日孙刘联盟之时尚且不能形成较大合力,双方互相算计。

何况今日之魏吴联盟?

最新小说: 朕,都是为了大汉! 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打猎:带甲百万,你说是普通县令? 穿越关羽,从水淹七军开始 女帝卸磨杀驴,我转头娶敌国公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掌命织天:山河鼎教我当女 长公子今天火葬场了吗 玛利亚大教堂 在修真游戏被刀四次这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