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了几句,顾景华回了月华院。
她一回来,狠狠舒了一口气。
参加个宴会,可真是累人!
这时,张嬷嬷掀帘走进来。
她手里拿着一个匣子,一打开,一股浓郁的药草味扑面而来。
“桂妈妈亲自送来的,说药店的掌柜特意吩咐里面有一味药有点猛,若非练武之人要减半使用。”
顾景华打开一包,手指扒拉着查看一番,又掂了掂重量,跟她写的一般无二。
“无妨,我心里有数。”
张嬷嬷还想叮嘱几句时,顾景华问道。
“嬷嬷,咱们院里我只信任你和香草。”
一个是自己奶妈,一个是小时候她从街上捡回来的小乞丐。
“但是,咱们月华院不能只你们两人做事,我需要信得过的人手。”
张嬷嬷一听便明白过来。
月华院里确实有柳氏和太夫人的人。
因此,平时她们做事才会束手束脚。
见张嬷嬷有些为难,顾景华说:“只需要揪出一两个杀鸡儆猴,剩下的我自有办法。”
顾景华去了一趟皇宫,一战成名。
这些天慕名来串门的人络绎不绝。
她陪太夫人招待了两天,便借口要读书闭门不出。
皇上亲口叮嘱让顾景华没事了多读读书,谁敢说她故意找借口。
而且,顾景华也确实是在读书。
她不仅读书,还给小白猫取了个好听的名字。
“不乖?”
香草一听这个名字就想笑。
“小姐真认为这个名字好听?”
这名字传到了姜氏耳中,她亲自来了月华院。
“这可是皇上赏赐的贵猫,怎可取这个名字!
万一让人传出去治你个大不敬的罪该如何是好?”
顾景华给不乖套上一个花背心,把她放到竹筐里玩线球。
“母亲不必担心,就是一个名字罢了。
皇上日理万机哪会在意一只小猫叫什么。”
既然姜氏过来,顾景华便说起一件事。
“母亲,您让姜嬷嬷教女儿管家如何?”
姜嬷嬷立马同意:“是呀,大小姐不提,老奴都忘了提醒夫人。
大小姐年后及笄,到时候便要说亲事,将来必定是一府主母,迟早是要学习打理中馈的。”
姜氏初入侯府,太夫人把持中馈不放手。
后来,说她是商户女不懂京中大家族规矩,把中馈大权交给柳姨娘。
这些年,柳氏管着中馈没出过大错,便没人提让她管中馈。
姜氏愧疚:“我没有经验,否则亲自教你。”
“没有关系,不劳动母亲,倒是要让母亲破点财。”顾景华俏皮道。
姜氏笑道:“不怕破财,库里的东西你尽管用。”
顾景华道:“母亲误会了,学管家手里得有账本,有私库,才能学会财务调配,所以女儿斗胆想替母亲管着嫁妆可以吗?”
姜氏以为什么大不了的,原来是用她的东西练手。
她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正好,我那些东西许久没盘点,让姜嬷嬷带你先盘账,然后我再给你几个铺子,你再学着打理铺子。”
姜氏并非不懂管家,而是没有机会罢了。
再加上,十几年里不断有人说:你是商户女,你不行,慢慢便消磨掉她的自信心。
侯府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杀人先诛心!
顾景华要学管家的事自然不会瞒着太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