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爱德华·威腾毫不意外。
事实上,乔泽每天的生活很规律,很早都会到办公室。
不过一大早就到会议室等人的情况并不多见。
很快,两人跟着豆豆来到了三号会议室前。
虽然是小型会议室,但也有六十多个平方,一张长桌有十二个位置。
两人走进会议室时,乔泽正坐在长桌的最左边的位置上,看着电脑。
听到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乔泽抬头看了一眼,然后说了句:“请坐。”
“所以这是一次正式会议吗?”爱德华·威腾坐下时,随口问了句。
“嗯,下阶段的工作安排。”乔泽一脸正色的说道。
来了西林数研所总得做些贡献的。不然他也没必要费尽心思把这些数学大拿都找来。
“额……”彼得·舒尔茨微微感觉有些不习惯,毕竟在波恩大学的时候,他很自由。没什么工作安排,完全靠兴趣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好在这几天在华夏的所见所闻,让他明白这里跟德国终究是不一样的,一些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有问题?”乔泽看向彼得·舒尔茨问了句。
“没有。”彼得·舒尔茨摇了摇头道。
“好。”
乔泽点了点头,然后自顾自的说道:“关于交织性跟互动性的基本原理我们都已经理解了,所以我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将在开发有效的算法跟计算方法来处理交织性跟互动性问题。
尤其是在计算机模拟合数值方法验证理论模型跟假设这一块,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因为我们不能等着其他人去跟上我们的步骤,要给他们提供更容易理解并验证这套理论的方法。”
爱德华·威腾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忍住了。
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乔泽每次发论文都对物理学家那么友好了。不止是通过数学进行推导,甚至还给出了可以验证的方法。现在看来,这是乔泽一贯的作风,他其实对数学家也很友好。
深怕大家搞不懂他的交织性跟互动性理论,所以还打算尽快设计出相应算法,来让这套方法能够在数学应用这块发挥作用。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爱德华·威腾并不想做这些研究,他更希望深入从哲学跟方法论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数学的交织性跟互动性,通过理论去探讨这一系列构思对数学知识跟实践的影响。
又或者去研究这类新数学工具诞生后在交叉领域出现的新数学问题跟现象。
不过作为一位物理学家,他又觉得其实这样也挺好。
起码交织性已经证明了可以直接在物理学中找到应用,特别是能够极大的简化针对波动方程和量子力学波函数的处理。
如果他们能够开发出行之有效的算法,也意味着未来理论物理在处理这一类问题时,有了更简单的方法。更能进一步推动人类对于微观世界的认知。
“所以我的想法是,我们在近期各自针对数学交织性跟互动性的理解,设计一套算法跟理论模型。然后分别使用计算机在这各自模型下进行统一性验证。
通过反馈来确保必要的数学概念跟结构都能在这个框架内得到解释,并保证没有潜在的矛盾。相信两位都能理解,这是确保我们通过这一方法解决大统一问题最重要的环节。
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不同思想路径下的算法开发,找到最合适的能描述跟解释交织性跟互动性的数学工具跟方法。你们有问题吗?”
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点了点头。
来都来了,自然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甚至彼得·舒尔茨心头还鲜有的生出了一丝胜负心。
也许他能把算法设计的更合理呢?
第376章 各有各的头疼
到了彼得·舒尔茨这个层级的数学家骨子里必然是骄傲的。虽然他真的很佩服乔泽,但说实话,很多时候做科研也是有玄学的,尤其是在数学领域。虽然其实这种玄学绝大部分依赖于数学家本身的直觉与洞察力。
但也许他真的能在这一块做的比乔泽好呢?
……
会议进行了十分钟,就宣告结束,这也挺对彼得·舒尔茨的胃口。
如果不是学术型的报告会,数学家大概都会烦恼冗长的会议环节。简单干脆且富有逻辑的会议,才是大家能接受的。
跟着爱德华·威腾一起回到办公室,彼得·舒尔茨先打开了系统分配的内部邮箱,将乔泽发给他的相关文献下载并打印之后,便坐到了爱德华·威腾的面前。
尽管现代数学研究中计算机工具越来越重要,但他依然更偏好于传统的手写计算和思考过程,因为这样有助于他更直观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数学结构。
而在正式进入深度思考的工作状态之前,彼得·舒尔茨打算先跟爱德华·威腾做一些基础的探讨。
老威腾来的时间比他长,对于交织性的理解更深一些,在正式着手做这个项目之前,先多沟通,有助于缕清针对性算法的设计思路。一旦进入深度思考的模式,他就不希望再被打搅了。
“好吧,彼得,你觉得我们应该从哪开始了,做到什么程度?我信任你的直觉。”爱德华·威腾耸了耸肩说道。
对于这位数学界的后起之秀,这次在华夏的合作并不是两人第一次接触,从某种意义上爱德华·威腾对彼得·舒尔茨还算了解。
“首先要解决的是代数几何跟拓扑学之间的交织性。我有种预感,如果能利用交织性概念增强算法的通用性,可以利用算法探索拓扑数据分析中持续同调的方法。”彼得·舒尔茨撑着下巴,认真的说道。
爱德华·威腾思考了片刻,展颜道:“哈,如果真能成功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能够在算法框架下,将其与量子场理论中的规范对称性相结合?”
彼得·舒尔茨点了点头,道:“理论上来说,这种跨领域的方法也许能让我们揭示新的数学结构,进而提高算法的性能。但我不确定。”
沉默了片刻后,爱德华·威腾突然说道:“换个方向想想。”
“什么意思?”
“我觉得在确定算法框架的时候,首先要思考如何利用现代化计算工具。你应该了解过我们正在使用的人工智能,用它的学习方法来处理跟分析由交织性原理导出的复杂数学结构,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问题让彼得·舒尔茨思考的时间更长了,然后神色古怪的说道:“那我觉得需要详细了解这款人工智能的学习算法,虽然我也看过乔教授这方面的论文,但我所了解的涉及到机器学习相关的技术都做不到像豆豆那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