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皇帝还在!
那个杀伐果断,战无不胜的皇帝还在!
有他在,天,就塌不下来!
杨国忠激动得浑身发抖,他第一个匍匐在地,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的声音点燃了引线。
“陛下圣明!大唐万胜!”
“愿为陛下效死!”
“不破贼寇,誓不还朝!”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从大殿的每一个角落爆发出来,汇聚成足以掀翻殿顶的巨大声浪。
李隆基沐浴在这股声浪之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用自己的意志,重新凝聚这个即将分崩离析的朝堂。
他抬起手,虚虚一压。
嘈杂的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用狂热而崇敬的目光,仰望着他们的君王,等待着他接下来的旨意。
“御驾亲征,非一朝一夕之事。当务之急,是调集天下兵马,合围荆州,断其后路,绝其生机!”
李隆基的目光锐利,他开始点名。
“传朕旨意,册封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之一!”
第一个名字,就让殿中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安禄山!
那个肥胖如猪,却深得圣宠的胡人!
李隆基没有看到臣子们的异样,他的脸上甚至带着慈父般的微笑。
“禄山,朕的义子,骁勇善战,忠心耿耿。他镇守北方三镇,手握二十万精锐之师,是朕最信任的屏障。”
“国难当头,朕的麒麟儿,必会第一个率兵前来,为朕分忧!”
他语气中的那份笃定,感染了许多人。
是啊,安禄山是陛下的义子,食君之禄,享君之恩,怎敢不忠?
“传朕旨意,册封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之一!”
第二个名字,让众人心头稍安。
哥舒翰,大唐名将,成名已久,与安禄山素来不和。
有他在此,当可制衡。
“哥舒翰老成持重,久经战阵,乃国之柱石。有他坐镇西陲,调拨大军东进,贼寇插翅难飞!”
李隆基继续说道,他的声音充满了掌控一切的自信。
“传朕旨意,册封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之一!”
高仙芝!
这个名字一出,许多文官脸上露出了敬佩之色。
这位大将远征西域,翻越葱岭,打下了大唐赫赫威名,是无数读书人心中“封侯万里”的偶像。
“高仙芝虽远在安西,但其麾下安西都护府军,皆是百战精锐。朕给他便宜行事之权,令其择机东进,与哥舒翰互为犄角,共击国贼!”
“传朕旨意,册封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之一!”
“传朕旨意,册封北庭都护、伊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之一!”
“传朕旨意,册封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之一!”
“传朕旨意,册封岭南五府经略使,裴敦复,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之一!”
……
一个又一个威名赫赫的名字,从李隆基的口中说出。
范阳、平卢、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剑南、岭南……
大唐十个节度使,拥兵近五十万。
这一个个名字背后,代表的是一支支虎狼之师,代表的是一片片广袤的疆土。
当这些力量被皇帝的意志拧成绳,将要砸向小小的荆州时,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结果。
那不是战争。
那是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