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一脉龙城门下,几百年来出现过多位威名赫赫的人物,最有名的便是七百年前令魔道妖邪闻风丧胆的前辈高人卫龙城,至今修道者还在广为传颂其名,是位拥有大修为的一代宗师。这位宗师在世之时,道法惊纶,冠绝当代,降魔除恶纵横于世,他的后代传人被称为龙城门下,也正是因其威名之故。
当今这位龙城门人,就是近三十年来行侠义胸怀,修羽灵之境,与邪道持器相抗者,此人名叫齐凌霄,他道法颇高,修为精深,自入世之时,便嫉恶如仇,早年曾与多位邪派高手为敌,逐一将其击败,令多位邪魔之辈折其手下远逃消遁,之后便再鲜有人与之过手,近十年来他勤于修为,较少在外行走,一改龙城门下独来独往的行径,领着一群龙城卫士于古奇山三通观据观而居,伺机匡扶正道。
这十年来齐凌霄将师承道法苦炼精揉,进境却是缓慢,自感所习力道神随能驭空渡虚,力道神通也己达圆转如意,可修行到羽境五层巅峰之上,始终难再进一步,无法步入灵化之境,他知自己为世事所累,难以超然于外,加之早年又曾两次与人剧斗时伤了根器,法体受损本元难复,更知道修道一事,天赋、勤奋、悟性、命数、机缘缺一不可,也不强求,只为静待花开。
他平素多与道中高人交好,又常一起论道悟修,自是又得一翻加持。这两年来感知修为己胜过上一代授业恩师,便想着如何将自己一身的本领传给合缘之人,以承继道统发扬光大。
近年来虽然己不在外行走,但对于天下各门各派的事情仍是记挂于心,手下几位得力的龙城卫士常在四处潜伏打探,只因他知道早年结怨甚多,心里记挂着这些因果,明白折在手中的歹人定不会就此善罢干休,也正因如此,从没有少了提防之心。
这一日,一位龙城卫土自外匆匆而还,行色紧急,似有大事不妙之状,此人常在南陲蛮方行走,他回到三通观,将探得的一份重要消息向齐凌霄作了急报,齐凌霄听到消息,脸色一紧,搬运推算神术,这一算不打紧,只见他怔怔半响,低首闭目沉思,额头竟是浸了汗珠。
少时,他长叹一声,便招来两位龙城卫士,吩咐他二人各分一路下山去了。
两位龙城卫士各行一方,一人向北走,往浮云山自在宫而去,另一人却是向东奔行。
向东行的龙城卫士一路少歇,日夜快马疾走,才堪堪三日便行走两千里之遥,他来到一个叫伴霞山的地方。
伴霞山有一座伴霞楼,伴霞楼主燕白雨便在此结芦而居。燕白雨一见龙城卫士行色匆匆,忙问何事,龙城卫士见过礼后,便向燕白雨呈上一封齐凌霄亲笔书信,并叩首而禀,让燕白雨按齐凌霄书信上之说,依言行事。
龙城卫士信到即走,来去不过一柱香的时间。
燕白雨手执书信,见信封上写着吾弟白雨启阅六个大字,确认齐凌霄手迹,拆开来信,只见信上写着:“与贤弟许久未见,本欲秋来至伴霞楼观霞相晤,今突逢有变大敌将至,为兄邀贤弟三通观七曜聚会,但请吾弟七日之内将爱侄云儿一同带来,有要事相付。”落款便是大书凌霄二字。
燕白雨记得二人曾约定,秋来之时齐凌霄到伴霞山小叙数日,齐凌霄一向行事谨然有度,却不料突然提前书信相召,且信上竟是写着突逢有变、大敌将至的情况,想着这位相交十多年的大哥何等本事,轻易哪有人敢去三通观寻衅?平日里也没有听大哥说过敌手之事,却突然冒出大敌来,百思不得其解。
燕白雨早年混迹江湖,也有一身本领,虽不及齐凌霄那样卓越绝伦,也可称之不俗,过得半生风雨半生闲,洒脱一人不羡仙,他生性恬达,不记事于心,又懂得置身等闲之外,不曾有过敌人,逍遥自得。
直到有一天他来到伴霞山,遇到了一位可心佳人,这位便是当年的伴霞楼主遗女,这女子叫做江留云,两人一见倾心,伴霞楼虽只几进小舍木屋,却山水净美,确是个修养的好去处,就一收心性住了下来,这日子过得舒服,楼前花开花落,岭上红叶变换,伴霞又伴神仙美眷一住便是十多年过去了。
十四年前,便是齐凌霄不请自来,看到伴霞山风光绮丽,就一时兴起,与燕白雨攀谈交识,论武讲道,齐凌霄一身修为,高过燕白雨太多,被燕白雨惊为天人,齐凌霄甚是豪爽,也不管燕白雨出身何门何派,竟将自己门中几乎从不外传的法门七曜真气传给了燕白雨,并传了他一套七星盘的高深阵法路数。这齐凌霄一住便是一月有余,直到燕白雨将那七曜真气的法门口诀学全了才离去,从此二人便有了亦师亦友的交情,更以兄弟相称。
那时燕白雨夫人正身怀六甲,他也沉浸在快为人父的喜悦里,齐凌霄走后的第四个月,江留云为燕白雨生得一胖大儿子,夫妻二人情深意浓,燕白雨便以夫人之名与子,取名燕幕云,意为爱幕夫人之意。
燕幕云不到两岁,齐凌霄又不请自来,这一次时日比较短暂,却是专程看孩子,听到兄弟孩子名叫燕幕云时,也是啧啧喜欢,向他夫妻二人讨得孩子的生辰八字,拈指推算半天,燕白雨夫妻二人问齐凌霄孩子命数,齐凌霄就是笑笑不语,只是与二人商量将孩子名中的那个幕字去掉,直唤燕云更好,燕白雨对齐凌霄向来敬服,孩子名字是齐大哥掐指算过之后得来,便依了其意,将孩子名字便减了那个幕字,称之为燕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