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产生无数大师的民国文史类教育,在安南变成一个小小的大文哲系,根本安排不了安南这么多的民国大师。
这让他们怎么接受,这相当于砸了这些民国大师的饭碗,他们这些人就是不认同兔子的理念,才来到安南的,总不能让他们回去吧。
"潘先生,你的教育理念我已经了解了。"
"你的教育很好,很先进。"
"但是就是太先进了,安南没有能力实现这样的教育理念。"
李崇文听完潘先生的话后说道,这份教育理念你不能说他错,但是也不适用于安南,安南不需要像民国那样培养出那么多的大师。
"为什么?"
潘先生激动的问道,安南对他们这些人,一直都是礼贤下士,经常询问他们的意见,他一直认为安南可以把他的教育理念实现,想不到今天被拒绝了。
"安南目前的局势看起来是不错,但这都是表面上的,我们的北面和东面是兔子,西面是暹罗和毛熊支持的势力。特别是南面的高卢雄鸡,他们在湄公河平原驻扎了几十万的兵力,随时可以北上。"
"所以,安南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强大起来,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领土,而强大起来就离不开工业化。"
"安南只有搞工业才可以生产出我们军队需要的飞机,坦克,军舰以及大炮。"
"安南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需要的都是大量的理工科人才,以及服务理工科人才的人文学科。"
"而且我们的经费有限,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农村发展计划已经消耗了安南的大量资金。"
"所以我们用在教育上的经费必须要看到成果,怎么才算是有成果呢?"
"能够培养出我们需要的人才,把我们需要的知识学会的人才,就是成果!"
"您对我们的高校教育政策的批评确实很有很有道理,我们的教学确实是灌鸭式教育。"
"不过,我们现在就是需要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好我们需要的知识,尽快毕业,可以为工业建设所用。"
李崇文向潘先生解释道,虽然李崇文的话有些夸大,但是安南的工业化确实需要的是理工科人才和应用类文学的人才。
"没有创造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怎么能够发展好工业和研发先进的科学技术?"潘先生很疑惑的问道。
"这方面,安南目前还不需要,工业化要怎么做,科学技术要怎么发展,西方的国家和科学家都已经探索好了。"
"我们培养的人才只需要跟在人家后面,把人家成功的道路走一遍,走清楚,走明白了,就可以了,我们不需要我们的人才探索未来的东西。"
"再说了,我们不是在长安大学内留下了一个大文哲系吗?足够了!"
李崇文认真的回答道,潘先生所说的东西离安南太遥远了。
"李长官,民国的文史类教育还是很有用的,治理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我们知道怎么统治华人的。"
潘先生明白李崇文的意思了,这里面虽然有工业化需要人才的需要,但更多的是李崇文觉得养着这么一群人没有什么用,还浪费钱,又不方便直接赶走,所以就有了现在这样的情况。
"潘先生,这里是安南,不是中原!"
言下之意,你们治理中原那套方法在我这里没用。
李崇文和潘先生又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后,潘先生失魂落魄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