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会和专业人士商讨汉字的问题。"李崇文也想起要简化汉字,还要有汉语拼音,现代化汉语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业化。
"我们的官方语言用哪种?"
"我们的学生需要同一种语言才能更好的沟通交流。"李文成也发现安南的语言还没有统一,都是各种各样的需要。
"用明清时期的西南官话为主,后面李老你们教育部商讨一下,看看有哪些细节是要调整的,尽量符合安南移民的习惯!"关于安南的普通话,李崇文决定实行明清时期的南京官话,再稍做修改。
选择南京官话的原因是安南的移民来自各个地方,有八桂,岭南,滇云,闽州,甚至连淞沪地区都有,更不用说东南亚了。
还有远东的国家学习的汉语也是南京官话,如樱花国,太极国,安南本土使用的汉语都是南京官话。民国初年,西方国家学习的汉语也是以南京官话为主的。
"还有问题吗?"
李崇文看大家都没有问题后说
"李老,您继续。"
"关于职业中学方面,我们会进行产学协同,相关工厂企业参与课程设计,设立实习工厂或者企业,培养当前阶段需要的人才。"
"在高等教育方面,向理工科倾斜教育资源。向鹰酱派遣的留学生也会以理工科为主。"
"关于偏远地区的教育该怎么保障?"陈德明问道,花了这么多钱就要有成果,要是偏远地区的孩子没学上,陈德明是不能接受的。
"教育部会优先拨款建设农村学校,提供免费教材和教师住房,同时推行教科书免费政策。"
"教师怎么解决,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偏远地区的?"陈德明好奇教师的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向往城市,更不要说老师了。
"我们会执行教师轮换的政策,教师作为国家公务员,他们需要服从轮岗义务。我们会优先保障和提高偏远地区教师工资,同时要求新教师首聘需在偏远学校任职。"
"教师每4年需轮岗一次,学校的校长则是5年轮换。"
李文成喝了水后继续说道。
"这样我们减少城乡师资的差距,防止教师单向流向城市。同时消除职业倦怠,通过环境更换激发教师活力。促进教育公平,弱化名校效应。"
"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李文成看向众人,大家都表示没意见,觉很全面了。
"加上这几条。"
"配偶已在偏远地区任教,需要赡养不能自理的老人或抚养幼儿,以及身体有问题的可以申请不轮岗。"
"参与轮岗的教师可以获得住房和交通补贴,升职加薪的也优先获得。"李崇文想了想说道。
"还有扫盲计划。"
"大家看看。"李崇文让秘书把文件发给大家。
"大学设立成人教育科,编写《汉字入门》的教材,建立汉字学习社,重点覆盖农村地区。"
"同时配合工业化需求,将工人的扫盲和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在农村推行扫盲与农业技术培训同步。"
(pS:相关的政策参考半岛南方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贫穷落后的国度都能成功实现,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问题,这就是现实,不要把中原的情况带入。)